将禁毒斗争进行到底——通城县禁毒工作综述
核心提示:毒品历来是全民公敌,唯有举全民之力,群起攻之,才能使其无处遁形。禁毒既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天职,更是人民寄予的厚望和重托。
一年来,通城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禁毒工作先锋队和宣传队的作用,打击零包贩毒,压缩涉毒空间,屡破部督案件;举全县之力,聚万人誓师,敲响围歼毒患的战鼓;展开进乡镇、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的强大宣传攻势,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亲情感召、政策帮扶的禁毒工作新格局。
举全县之力 聚全民决心
自1988年通城发现首例吸毒人员,该县涉毒问题长期处于“在打击中发展,在治理中蔓延”的现状,吸毒人数呈增长蔓延之势。以贩养吸、盗抢诈骗,因毒致病致贫,成为危害一方的严重社会治安问题。据统计,该县目前在册吸毒人员2867人,2016年3月被列入湖北省6个毒品重点关注地区之一。
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通城县委县政府对于突出毒品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决心举全县之力开展禁毒攻势。2016年4月,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禁毒工作,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禁毒委主任,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主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禁毒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公安部门每周专题研究1次禁毒工作,政法委每月牵头召开1次毒情研判会,县长办公会或县委常委会每2个月听取1次禁毒工作汇报。全县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综合治理毒品问题的工作格局。
县政府加大禁毒工作投入,安排专项资金140万元,以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及配套开展的美沙酮门诊药物维持治疗、县精神病医院建设工作。县财政先期预算200万元解决禁毒工作资金不足的问题,启动戒毒人员戒毒康复就业培训基地建设。
2016年6月2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行政机关干部禁毒工作动员大会。同时,各乡镇分别召开禁毒工作会议,部署本辖区禁毒工作。禁毒大队、各派出所民警积极配合辖区内党委政府禁毒工作会议的召开,全民禁毒战争全面打响。
2016年11月28日,县委县政府在银山广场举行了全县禁毒工作万人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大家”领导、副县级干部、乡镇村组主要负责人、社会各界群众、隽水镇各中学学生等约1万人。大会现场,由副县长、公安局长田红强点火销毁缴获的毒品,彰显了通城将禁毒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浓厚氛围
遏制毒品蔓延,预防教育宣传攻势不可忽视。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该县抓牢宣传主阵地不放松,抓住“国际禁毒日”有利契机,开展“六进”为主的禁毒宣传月活动。在广场、社区、机关等地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展示毒品实物、宣讲毒品危害,共发放宣传手册2万余份,播放禁毒专题片15场次。
建设示范基地,开展青少年宣传。该县制定《通城县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了5所重视程度高、基础条件好的学校开展首批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设禁毒校园宣传基地园地,推动禁毒知识宣讲进行校园、禁毒文艺创作进校园,毒品实物展览进校园。在全县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印制毒品预防教育读本和禁毒宣传光碟各8万份,发放给全县中小学生,每个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家长进行点评,引导青少年学生远离毒品。
依托各类媒体,开展社会面宣传。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等省市主流媒体策划刊发了一批禁毒专题新闻;利用公安微信公众号、邮政传媒网点遍布城乡、覆盖率高的特点,播放禁毒案例、公益广告;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禁毒宣传标语;先后制作《用网格编织阳光人生》、《使命与担当》2部禁毒专题片,丰富了禁毒宣传文化。禁毒委组织创作禁毒文艺作品,深入各乡镇巡回演出,将禁毒宣传、防毒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形成全民禁毒防毒的强大宣传攻势。
推进网格化管理 探索戒毒新模式
管控帮扶、教育转化,让吸毒人员重归社会,是减少吸毒人员存量的根本途径。针对吸毒人员“管控、帮扶、回归”关键环节,该县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帮扶挽救吸毒人员。
创新管理方式,实行精准管控。该县紧紧抓住吸毒人员发现、戒毒、康复和巩固四个环节,以全员收戒吸毒人员为目标,以落实吸毒人员社区康复为禁吸戒毒工作的突破口,逐步完善了社区康复帮教长效管理机制。该县隽水镇雁塔社区、和平社区、白沙社区等,被国家综治委、国家禁毒委列为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单位。为此,该县成立了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从县委政法委和公安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
在全县开展吸毒人员信息采集管控工作。由社区民警、干部、网格员组织开展了社区吸毒人员排查清理工作,采取网上布控、见面排查、组织查找等形式,集中清理辖区内所有吸毒人员,落实社区吸毒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对所有吸毒人员个人信息、家庭信息进行采集建档,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吸毒人员家属微信群,完善动态管控机制,对社区戒毒人员进行帮教、救助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对吸毒人员的管控能力。
转变管理理念,开展真情服务。该县将吸毒人员作为受害者、病人,开展“跟踪管理、真情帮扶”,定期开展吸毒人员尿检,防止复吸,对就业戒毒康复人员督促企业同工同酬,同等对待,对生活困难人员予以临时援助,帮助办理医疗、社保等解决生活困难。
对因吸毒导致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的戒毒康复人员,县民政部门将其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落实临时救助。县卫计部门将所有吸毒人员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社区成立党员义工服务队,对辖区内吸毒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教。每个禁毒委成员单位结对帮扶3-5户吸毒人员家庭。
该县开创了“政府扶持、企业主导、技能培训、集中安置”的戒毒康复回归的特色道路,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探索采取政企模式。与深圳树人博大集团签定合作协议,建设就业基地,免费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如今,基地与瀛通公司等10余家县内企业签订培训就业合作协议,现已安置就业37人,与4家企业签订了100个就业岗位合同。在全社会积极参与下,该县毒情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打击毒品犯罪 切断毒品源流
坚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零懈怠”态度,实施“毒品犯罪治理工程”,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专项打击,对毒品犯罪发起凌厉攻势。该县对所有涉毒案件,该县实行“七个一律”工作机制:凡是吸毒人员一律治安处罚,吸毒成瘾人员一律社区戒毒,吸毒成瘾严重人员一律强戒,吸毒案件一律查毒源,涉毒场所一律关停,容留吸毒场所一律处罚,工作失职一律追责。
严打大要案件,遏制毒品来源。该县根据省、市公安机关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了以“截毒源,打零包,大收戒,大宣传,强基础,建机制”为重点的禁毒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全县公安机关多警联动,全警参与,协同作战,重点清查涉毒场所和打击辖区内零包贩毒,收戒吸毒人员。面向全社会开通有效的涉毒线索举报通道,从中发现一批有价值线索,实现对涉毒犯罪的精确打击,形成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整体合力。
去年以来,在市公安局指导下,先后破获“吴挺青团伙贩卖冰毒案”,刑事拘留8人,缴获冰毒256克;破获公安部2016-571目标案件、省公安厅2016-43目标案件、“王向如贩卖毒品案”,抓获广东上家俞勇淦,刑事拘留6人,行政拘留3人,缴获毒品海洛因369克,底粉添加剂300克。去冬今春,破获公安部2016-1049目标案件,“张继良贩卖冰毒案”,刑事拘留9人,缴获冰毒3100克,斩断了广东、武汉通往通城的冰毒和海洛因毒源,全县毒情得到有效遏制。
严打毒品运输,遏制毒品流入。开展“三查三整治”行动,协调治安、交警、高速巡警等警种和邮政部门,对本省崇阳、广东、湖南等我县毒品输入重点方向通道,紧盯不放,设置流动毒品查缉站点4个,开展设卡抽查、公开缉查、巡逻盘查。5月13日,县公安局根据情报线索会同市局禁毒支队在高速公路出口设伏,连续破获2起特大毒品案件,缴获毒品海洛因165克、冰毒197克、麻果462颗,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
针对外流贩毒较为突出情况,通城县公安局主动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和跨地区、跨省禁毒部门间的情报交流和办案协作,紧密联系,主动配合,提高整体作战能力,积极构建跨区域协作打击贩毒长效机制。把打毒枭、破大案、断网络作为重点,采用“走出去”的办法,主动寻找深层次线索,从源头实施破案;主动采取“追打”办法,全程跟踪,给涉毒犯罪嫌疑人不留喘息机会,严厉打击,有效遏制外流贩毒。
针对公共场所涉毒问题的复杂性和顽固性特点,县公安机关组织治安、巡警、禁毒和派出所等警种,采取集中清查、重点抽查和明查暗访等方式,清查全县歌舞娱乐、小型旅馆、桑拿洗浴等场所,铲除寄生毒品问题。同时以制毒原材料和精麻药品为重点,集中清查治理制毒问题重点市场,清查原料市场及精麻药品管理使用企业,有效遏制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
通过精确打击、网格服务、严格问责等措施,全县毒品泛滥形势得到有效遏制和改观。目前,该县吸贩毒人员大量外逃,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侵财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5%左右,冰毒价格由以前每克80元到现在每克150元,海洛因价格由以前每克400元到现在每克800元,实现了毒品价格翻番。
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斗争。通城县禁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任重道远。县公安部门将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在禁毒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和禁毒办的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禁毒委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的职责,全民参与,全警聚力,力争早日摘掉全省“毒品重点关注地区”帽子。(图/文 通讯员 隽公宣 付雍凯)
编辑:luoxu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