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清风徐来满眼春 通山县南林桥镇凝心聚力促发展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2-07 22:02:00

  新春伊始,笔者在南林桥镇政府采访发现,想找个闲人并不容易。从领导到一般干部,不是在开会商量事情,就是在项目现场和村组一线,或者与县直部门对接工作……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劲头。

  群众冷暖记心间

  去年,“6﹒28”洪涝灾害导致6户群众房屋毁损严重,其中精准扶贫户1户。

  如何帮助因灾倒房户恢复重建,让群众有房住,有过冬物资?去年9月,该镇新一届党委班子一上任,就每日“蹲”在村里,和群众一起想办法,积极开展恢复重建。目前,全镇6户倒房户房屋建设全部完工,受灾群众按时搬入新居。

  这是该镇党委政府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为美化群众居住环境,该镇围绕“绿色引领、生态家园、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全域整治,不仅每周五坚持由镇党政主职干部带队,上街开展环境整治,还先后投入60余万元,购置勾臂车2台,勾臂车厢50个,聘请保洁员55名,形成了环境整治“周检查、月考评、季总评”的新常态。

  创新实干勇担当

  “这几天天刚放亮,村支书就带我们入户核实精准扶贫对象信息了。”大坪村妇联主任徐锦桃提起去年启动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心中充满感慨。她说,该镇之所以能在2个多月时间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全县前列,与镇村干部的创新实干、勇于担当密不可分。

  去年10月份,由于换届选举,导致该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度缓慢。新一届镇党委上任后,采取歇人不歇机器的办法,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每天通过微信工作群报告工作进度,实行全天候督导,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期完成。

  为激发镇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该镇及时在镇政府大厅设置一块巨大电子显示屏,不仅报告干部每天去向,还及时反馈各项工作进展动态,倒逼干部抢着做事,营造不“刹车”、更不“误车”的跨越赶超氛围。

  一村一品助民富

  “这片千亩油茶和200亩牡丹基地,就是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啊!”石门村村支书夏新华充满喜悦地告诉笔者,该镇近年发展一村一品的实践,不仅富了群众,而且绿了荒山。去年9月,石垅村被农业部授予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为发展特色农业,造福广大村民,该镇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稳定发展椪柑、蔬菜、香菇、小龙虾等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核桃、瓜蒌、红心柚、豪猪等新兴优势产业。目前,全镇仅小龙虾养殖面积就达到4000亩,其中“稻虾连作”基地100亩。

  “项目招进来,服务也得跟上去,否则就会让前期的招商工作陷入被动。”该镇围绕工业强镇目标,抢抓机遇,着力发展工业经济。去年底,投资3.5亿元的钙业项目成功落户该镇。

  南林钙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一度遇到修路、环评、临时用电等问题,导致项目建设停滞不前,镇党委及时安排专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沟通,保证了项目正常施工进度。

  目前,南林钙业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8月投产,可带动周边500多名劳动力就业,年创税收5000万元。(通讯员 周雨)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县新春新风劲吹 不搞迎来送往不兴登门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