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助力老乡奔小康——市直驻通山马桥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帮扶纪事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10-14 00:00

  “感谢市里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这两年办了很多实事,马桥可大变样了。”村主任王贤开握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

  9月27日,记者到通山县燕厦乡马桥村,倾听乡亲们精准脱贫的故事,探访这个省级重点贫困村的出列之路。

  王贤开说的工作队,是由市交通运输局、中国人寿和市药监局组成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马桥两年间,共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兴办实事50多件,村里基础设施达到“九有”目标,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164户650人,降到2016年底的78户266人,今年可全部脱贫。

  “压在马桥人头上多年的贫困帽子,将彻底甩掉。”市交通局副调研员、精准扶贫工作队长汪毅信心满满。

  贫困村通了二级路

  像幕阜山区的许多贫困村一样,交通是制约马桥发展的“瓶颈”。

  本世纪初的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中,求富若渴的马桥人多方筹资,修通了连接106国道的村级公路。

  虽然是硬化公路,可路面太窄,不能错车;路基太薄,碾压几年后破损严重。马桥人又回到“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腿泥”时代,村里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

  要脱贫,先修路。2015年下半年,工作队认真调查后,把村级公路升级改造作为头等大事。经工作队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的反复争取,投资500多万元的公路改造项目于次年6月开工。

  这条路按二级公路标准改造,路面由3米拓宽到8米,铺多层沥青,是幕阜山区最高等级的通村公路。这条5公里长的公路,不仅把马桥与106国道连成一体,还通往附近两个村。

  今年6月,二级公路正式通车后,市交通运输局又争取项目资金,启动3公里的组级公路改造,建设两个标准候车亭。“昔日闭塞的马桥,如今成为燕厦的枢纽地带。”汪毅说。

  路通百业兴。去年春节,许多在外打工人员看到宽阔的柏油路修到家门口,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今年上半年,全村有20多户建新房、办实业。

  在公路旁边,两幢尚未竣工的圆形建筑十分惹眼。这是打工老板华先鹏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的村幼儿园,也是全县设施最齐全的村级幼儿园。

  在浙江闯荡多年的华先鹏,具有浓烈的家乡情结。以前,马桥无交通无产业,他只好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如今交通发达了,马桥发展了,我要为家乡的百年大计贡献力量。”他深情地说。

  贫困户成了示范户

  “家里大牛小牛10多头,这辈子不愁没钱花了。”一组村民华成劲喜不自禁。

  这份喜悦来之不易。两年前,华成劲还是精准扶贫对象,自已一只眼失明,妻子聋哑,一家三口靠两亩薄田过日子。穷困不堪的他,经常饮酒醉酒。

  2015年底,市交通运输局干部、时任马桥村第一书记的李虎找上门,建议他养黄牛。

  “黄牛肉价钱好,不愁销。”

  “我没钱,也不懂技术,怎么养?”

  “只要你振作起来,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帮你。”

  用工作队帮助贷到的5万元,买回7头黄牛仔,华成劲将信将疑地干起来。李虎带着市里县里的畜牧专家,上门手把手地教防疫、繁育。

  一年后小牛长成大牛,还新添了两头牛仔。华成劲按专家指点,卖掉一头公牛,赚了1万多元。

  华成劲家的牛越来越多,羡煞乡亲们。今年,村里新增2户黄牛养殖户,还有5户准备买牛仔。

  “马桥田地少、山场多、湖汊多,种植业难成大气候,养殖业却大有可为。”工作队入驻后,跑遍马桥山山水水,与镇村干部反复讨论,得出这个结论。

  一方面,精准运用上级扶贫资金,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搞常规养殖,每年给他们送仔猪、送饲料。“每户两头猪,一头卖钱,一头过年。”

  另一方面,争取各项奖补政策和惠农贷款,扶持吃苦耐劳、有一定经营头脑的贫困户搞特种养殖,做优做大做强,带动其他贫困户和村民发展养殖业。

  两年间,村里冒出了10多个养殖大户,黄牛、甲鱼、梅花鹿……养殖业成了马桥的新产业。

  “养殖既是村民脱贫致富产业,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金山与村干部座谈时提出,由市交通运输局投入10万元,购买20头黄牛仔,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饲养,收益由双方按比例分红。

  党员群众有了新家

  2017年5月28日,对马桥人来说,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投资61.8万元的党群服务中心落成。这幢两层560平方米的新楼拥有多项功能: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中心、群众服务中心、电教中心、图书阅览室……

  新楼前面,还配套建设一个占地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文化墙、公示栏、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党员群众可有了新家了。”王贤开说,在燕厦山区,这是一个“高大上”的党群服务中心。

  以前,村支部、村委会没有办公场所,有时借村小学的教室,有时租村民的房屋,村“两委”开个会都不容易。如今,每个月支部主题党日,20多个党员齐刷刷地坐在一起。

  以前,村里没有服务中心,村民办点事都要赶10多里路到乡政府去。如今,政务服务窗口就设在村里,村民办理低保、上个户口不需出村就可办妥。

  以前,村里没有像样的文化广场,打牌赌博成了盛行的娱乐消遣方式。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广场舞的节拍就在文化广场响起,越来越多的马桥人在这里挥洒快乐和幸福。

  工作队因势利导,从市里请来音乐、舞蹈老师,定期办培训班,让留守儿童的歌声更动听,让广场舞大嫂的舞姿更优美。目前,已办班5期、培训学员300多人次。

  “不仅要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让马桥乡亲与全县全市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金山对精准扶贫工作队员如是说。

  (咸宁日报记者 陈新 通讯员 蔡霖)

编辑: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喜迎十九大 创造新业绩】通山:开启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新征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