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人生谱写“税”月芳华——记湖北省先进工作者、通山县国税局局长金绪阳
通讯员 杨周复
干净的板寸,儒雅的外表,质朴刚正的秉性,坦荡、炽热的胸怀。21岁开始从事税务工作,15年扎根基层,11年机关历练,凭着对税收事业的执着与热忱,坚持默默用汗水和心血谱写着“税”月华章。他,就是湖北省先进工作者、通山县国税局局长金绪阳。
兢兢业业的“清税官”。2015年金绪阳从咸宁市国税局调到通山县国税局任局长,当时通山公共财政收入不足7000万元,金绪阳跑上级要政策,跑企业强税收,2017年度在中央提出所有的企业税收只减不增的大前提下,全县累计实现国税收入43344万元,同比增长58.9%,增收16065万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704万元,同比增长72.1% 。他还积极应用预警防控系统,加强税源风险应对。实施稽查精准打击,严查涉税案件,先后查补入库税款2000余万元。严格做到“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确保了征管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廉政则灵。金绪阳深谙这个道理。到通山任职后,他对自己“约法三章”,不论系统内外,不论生人熟人,不论是现金还是有价证券,一律拒绝,一概退回。对待干部,做到一视同仁,不搞小圈子、小团体。他不仅自己严格自律,还要求通山所有国税干部职工:“在我们搞好纳税服务的同时,必须跟纳税人打交道,但是不能有任何交易。”
换位思考的“服务官”。 金绪阳几乎每月都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宣传政策,甚至辅导纳税人进行账务处理,努力融洽征纳关系。针对该县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大,需要应用的各种税务、财务软件,另外还要对口财政部门、地税部门等,基于这种情况,金绪阳上任后就积极提出要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税,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国地税互通的联合办税中心,他们不仅联合办税,还通过联合定税、联合稽查、联合评估、联合宣传、联合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来强队伍、优服务,真正实现了“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省三方心”。并在通山国税局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几十万元购入自助办税系统,方便纳税人纳税,让他们多走“网路” ,少走马路。
营改增的“急先锋”。2016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营改增政策,这项工作从无到有、从前期协调到2016年5月正式实施,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所有参与改革的人都觉得,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压力很大,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必须把原则性的政策精神和条文,分层、分类、分项细化成能够执行的政策解读和实务操作指南。那两个月,金绪阳带领工作小组的所有成员,夜以继日的工作。那段时间,没有请示报告的说法,他同普通干部同桌办公,同桌讨论,深夜同桌吃泡面,所有问题即时提出、即时讨论、即时解决。短短两个月,通山县国税局顺利的在2016年5月1日凌晨成功地开出了我市第一张营改增发票。
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人”。通山县国税局挂点三个贫困村,包保170多户贫困户,在单位人员极其缺少的情况下,金绪阳还是坚定的选派13名优秀大学生深入基层,专职帮扶困难群众。在重点贫困村新塘下村,40岁的陈宗灯因病致残,生活困苦,心情郁闷,金绪阳通过多方沟通联系,将他介绍进星火原实业打工,现在的陈宗灯不仅心情开朗,每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不仅如此,金绪阳还积极联系该县重点企业明创基,将该企业的加工点设在新塘下村,带动了该村5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仅此一项就给村集体每年带来六万余元的集体收入。现在的金绪阳每周都得去村里看看孤寡老人,帮助困难户搭建猪舍、羊棚,送去农药化肥。
从税二十余载,金绪阳先后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工会经费代收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省局评为岗位业务能手……金绪阳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位基层税官、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税”月芳华。
编辑: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