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县域亮点]书香溢桂乡——咸安区全民阅读侧记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06-02 07:06:00

  宋代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可见,一个没有阅读的城市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个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在咸安,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五个咸安”,其中“文化咸安”群众参与率高、范围广,全民阅读已成为新常态。

  一位老妇人的阅读人生5月28日,永安办事处同心路社区,喧嚣的宁虹大市场后一幢还建房内,87岁的曾平正手捧《中国通史》在阅读。

  曾平老人从小爱阅读,1956年调到咸宁工作前,在部队文工团给人写过快板,也写过标语口号。至今,她每天坚持看书读报,且乐在其中。

  说起读书的好处,老人结合自身经历说,读书能净化思想,消除怨气。由于一辈子经历过逃难、轰炸、还有多种社会运动,曾被伤害过。因出身不好,老人终身未嫁。但她淡然地说,得亏看历史,懂得社会变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想通些看远些,对社会没有怨气了,不像同年代人,总在抱怨。

  老人房间没什么家什,最值钱的就是书了。曾平说,一辈子的工资除了生活,大多花在看书读报上。在老人的书房里,三个老式书柜和一个鞋架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类书,文学、历史办案类居多,《世界历史》、《新四军演义》、《资治通鉴》、《儒林外史》、《施公案》、《包公案》等,还有解放前1948年出版的《新木刻》等,粗略估算有千余本。老人说,想找个爱读书的继承人,或捐赠给个人图书馆,让这些有价值的旧书保存下来。

  在咸安,象曾平一样爱书的人还真有不少。横沟桥镇老支书殷普河家藏报纸一间房;区政协退休老人陈大银自费在星星竹海的老家西岭陈办了一个农家书屋;退休副书记刘世凤老人阅读不止,写下八本有关嫦娥文化的书籍。

  如今,阅读的书香正飘进千家万户,街头巷尾,如流淌的淦水,让咸安变得有韵味起来。

  一家旧书店的赠阅传奇在西河桥街边转角右侧前行50米,“知新书社”映入眼帘。店内藏书数万册,免费供过路人看。店主叫程汉明,一个爱书如命,崇尚阅读的街边生意人。

  “知书达礼博学多才靠勤奋,新社老店精送几本须及时”。一个读者送的红对联贴在门店两侧。

  书店里大多是旧书,左右两边和中间一长排呈“倒山”字排开,按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历史到文学到杂文序号排列,整个书摆放整齐有序,浑然不乱溢着墨香,发黄的破旧书老书也被细心补过。

  其中,书店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咸宁本土作家的各类书籍:有《江南才女钱六姐》、《嫦娥故里桂花香》、《吟咏嫦娥》、《梦里故乡》、《百灵鸟》等,涉及诗歌集、小说集、文学等。

  在寸土寸金的生意时代,程汉明不求回报地坚守这块免费阅读的文化阵地,用什么生活呢?他笑言:“应有些爱读书者的要求,进些他们喜爱的书或杂志卖出去,收入也还不错。”

  “温故而知新”。这是书店的内涵亦是主人的用心所在。也许是程汉明免费赠阅的执着打动着读者,也许是人们本来就需要这块精神阵地,知新书社历经几十年,生意依然红火不褪。

  一个图书馆的阅读传承5月28日,记者走进南山三角洲咸安区图书馆。这是个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热闹的街市中独守一份宁静。“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财富”。馆长胡光的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

  咸安区图书馆藏书6.86万册,创办了全区乡镇村社区设有基层服务点138个,农村图书书屋178个,每年都会制定详细的全民阅读实施方案,跟区文体局签目标责任书,每年都超标完成阅读任务。“小天地大作为”的咸安阅读经验2014年还被中央党校编进群众路线作为范本。

  胡光介绍,为实现“小天地大作为”,每天除开馆外,还办好流动图书馆,开展读书漂流、图书四进(进乡村、进广场、进军营、进监狱)活动,仅2014年送书下乡32次。还适时开展“童知趣”、“咸安是我家”征文比赛,举办中小学生诗歌朗诵大赛,激发中小学生阅读热情。

  在图书馆,记者看到电子阅览室、香城报告厅等现代化阅览设备一应俱全。少儿图书馆粉色的墙壁画满了各色卡通图画,内藏少儿书籍1.2万册,电脑阅览4台。

  “省图书馆捐赠5000册书通知我们明天去拉回来”,采访结束时,胡光跟分跟大家享了这一喜讯。(特约记者 胡剑芳)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咸安区邀请创业导师开展科技创新辅导培训活动
下一篇: 咸安区启动计生“三关爱”项目资金发放活动仪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