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安装"千里眼" 电子监控系统成防汛好帮手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旻媛、通讯员张春华报道:“该开闸的开闸,该放水的放水,这套一览全局的电子监控系统,让我们足不出门就能及时掌握各水库、塘堰、河流的水情,实现科学调度。”3日下午,咸安区水利局防汛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一边指挥桂花镇东边垅水库启动抽水泵排水,一边感慨地说。
这是咸安区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防汛形势监测与预判,在今年防汛工作中显示的威力。
为提高科学防汛抗灾综合处置能力,近年来,咸安区坚持把安装“千里眼”、搭建“顺风耳”,作为全方位监控雨情、汛情的着力点,在全区建起32个山洪灾害监测平台、78个雨情监控站点、191个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所有水库、塘堰、河流,以及山洪灾害易发地段的实时全覆盖监控。同时,该区先后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581处,完成投资8.78亿元。启动的淦河中下游整治工程,通过加固修复,拆除影响行洪的围栏鱼池、违建桥梁、河堤房屋,以及增宽堤顶、加高主堤、新增电动泵站等,并启动了对50平方公里以上的13条河流的分段治理,建成了以西湖垸、滨湖垸、向阳湖垸为中心的防洪保护圈。
7月2日以来,该区已连续3天进入暴雨模式,所有雨情监控站点降雨量全部超过50毫米以上,其中超过100毫米以上的站点15个,达到大暴雨级别。
面对1998年以来遭遇的特大雨情、汛情,该区一方面建立完善了防汛督察长、行政责任人、指挥长、部门负责人、技术责任人和岗位责任人的“六大防汛责任人”制度,并按各自工作分工,责任到人;一方面加大检查督办力度,确保24小时防汛值守制度落实的同时,积极运用布设的山洪灾害监测平台、水情信息服务系统和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以及商密网、微信、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对水库、塘堰、河流等雨情和行洪情况的实时监控,实现科学调度,及时预警,以确保安全度汛。
“以前启闭闸门,要靠人工去摇。去年投入3万元进行科技智能化改造后,只需在办公室按一下按钮,就可完成操作。”负责滨湖泵站管护的张宝庆高兴地说,与5年前相比,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的滨湖圩垸,防汛效能有了质的提升,防汛开始进入电子化时代。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安区向阳湖奶牛场干群一心协力 防大汛抗大灾
下一篇:
咸安劳动监察大队千里讨薪 公安网上追讨成功
相关新闻
-
咸安单亲母亲撑起一个家 区招商局助女儿上大学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吴丰)张发兰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去世9年。9年来,张发兰含辛茹苦抚养一...
-
让群众办事不再难——咸安提升政务便民服务观察
今年来,咸安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取得明显成效。今...
-
咸安重拳治超守护咸宁蓝 坚持到深夜战斗到黎明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陈亚平)近日,2016年市区联动第三轮治超“蓝天行动”正式启动。连日来,路...
-
桂花镇14岁少女患白血病 全镇父老乡亲爱心接力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吴剑 叶旋)“这回女儿的病有希望了,谢谢父老乡亲们!” 8月23日,患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