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借力“五媒”助推扶贫攻坚 实现增收脱贫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思齐、胡继报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扶贫效果好不好,关键看成效。”在咸安区,扶贫攻坚、脱贫致富成为全区上下一致的行动。近年来,咸安区结合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借力“五媒”打组合拳,摸索出一套扶贫攻坚的好路子。
以竹为媒,发展竹木加工业。该区依托丰富的楠竹资源,以贫困村为重点,加强竹林丰产抚育,加快林区道路建设,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通过“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引进林丰竹业、江南春等企业,建设楠竹加工厂和竹笋保鲜加工厂,年加工楠竹200多万根,年保鲜竹笋5000余吨,带动贫困户1300多人就业脱贫。
以茶为媒,发展绿色茶产业。该区出台新发展茶叶种植每亩奖补1500元的政策,激励和支持茶叶企业利用贫困村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产业,在西山下、井头、双垅、陈祠等贫困村建设高标准茶园5000亩,带动贫困户2300多人以土地入股或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以山为媒,发展特色种养业。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通过政府的奖补和部门扶持,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和香菇种植,大力发展农村土法散养鸡、猪、牛、羊等。目前,该区高山蔬菜面积达2000多亩,香菇300多万筒,带动贫困户1500多人就业脱贫;发展2000多户贫困户散养鸡10万多只、猪8000多头、牛2000多头、羊1万多只。
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业。该区大力发展“花”经济,开发建设百公里油菜花观光带和万亩野樱花观光片,引进“四季花海”项目,拉通百公里旅游公路,打造以特色贫困村镇为主体的生态乡村观光游,有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该区已建成农家乐、休闲农庄506个,初步形成了一日游、二日游乡村旅游线路,直接安置农村贫困劳动力2000多人,间接就业6000多人。
以光为媒,发展光伏发电产业。该区利用贫困村空旷地方多、光照时间足的优势,抢抓国家光伏发电扶贫富民工程机遇,在重点贫困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让贫困户“晒着太阳”增收脱贫。该区泉山口、黄铁、南川、洪口4个村的光伏发电已并网产生效益,装机容量达467.2千瓦。下一步,绿色能源收入将源源不断地进入贫困百姓家。
编辑:luoxunya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区文体新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确保无隐患
相关新闻
-
咸安区文体新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确保无隐患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陈涵报道:2日,区文体新局组成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博物馆、办公室、执法大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检...
-
咸安区地税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徒步巡游活动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余鹏飞报道:11日,在咸安区贺胜桥镇,由梓山湖新城举办的“中华(贺胜)鸡汤小镇”徒步巡游活动现场,...
-
咸安区浮山街道办事处用行动捍卫青山绿水排隐患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陈树杨报道:11月29日,浮山街道办事处联手区环保局、区电力局、市城投公司、双泉村村委会等对双泉村桂...
-
咸安高桥开展保护高桥河活动 河岸面貌焕然一新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陆成茵、张军报道:5日下午,高桥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保护高桥河,党员干部先锋行”环保实践活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