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闻 > 咸安新闻

咸安区公路养护中心打造咸赵生态旅游公路掠影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7-10 22:52
  • △上级领导 指导创建

  • △标志标牌 醒目美观

  • △旅游线路 清晰可见

  • △文化牌匾 古色古香

  • △中途休憩 观景平台

  • △防护设施 规范齐全

  • △加强管护 绿化完善

  • △顶着烈日 栽植草皮

  • 咸赵生态旅游公路

  走在省道S319咸赵线上,路面平整、舒适,草皮与人行道树木葱郁、整齐,标志标牌规范、醒目,诗画挡墙美观、大气,人文景观融情、应景,公路与沿线的湖光山色、田园美景汇成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这是咸安区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中心着力打造的生态旅游公路品牌。

  S319咸赵线原为X001县道温随线,起于咸宁温泉,止于赤壁随阳,2016年升级为省道,改名咸赵线,起于咸安井泉岭,止于赤壁赵李桥,咸安段全长21.794KM。途经浮山办事处、汀泗桥镇,沿途有太乙洞、太乙温泉、古树林、星星竹海、鸣水泉、奇石林、樱花谷等景点,是咸安区一条重要的旅游干线公路,也是咸安区连接崇阳县、赤壁市的一条交通要道。

  齐抓共管 营造良好路域环境

  为配合我市实施中部绿心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战略,咸安区公路养护中心根据公路管理局要求,将S319咸赵线作为生态旅游示范路进行打造,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并将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具体化,领导小组根据文明示范路考核验收标准全面对照实施,对创建内容逐项检查,确保了各项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为此,该中心与路政联动,对违章占道、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超载泼撒等现象进行了清理整治,改善了局部路段脏、乱、差状况,营造了良好的路域环境。

  同时,该中心还将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与卫生城市、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相关部门、沿线乡镇、村组和居民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大刀阔斧 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2016年,咸安区公路管理局投入资金1600万元,对咸赵线路面进行了大修,使路况质量明显提升。2017年,该中心投入资金200万元,对路容路貌进行全面整治,使咸赵线的通行能力明显提升,路容路貌焕然一新。

  一是对路面坑槽、翻浆等病害及时进行处治,并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完成路面灌缝30000余米,利用路面清扫车和洒水车,加强路面保洁,确保路面平整清洁、行车舒适。

  二是对路肩、边坡、边沟进行了全面整治,清理路肩、边坡堆积物1000多方;对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进行了多次全面疏通,修复水沟墙1700多米,修建挡土墙1300立方米,确保了路肩横坡适度、边坡稳定、排水设施畅通、线形流畅。

  三是对公路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修复、完善、刷新,提升了公路的安全系数。修复、增设钢护栏2300米,修复、新增百米桩、示警桩、道口桩280根,刷新1300根,刷新路面标线、增设振荡标线4500平方米,安装标志牌140块,做到安全防护设施齐全规范、各种标线标志醒目美观。

  精雕细琢 提升美化服务功能

  在改善路面、加强安保、完善配套、整治环境的基础上,该中心还充分结合地方特点,以自然生态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因地制宜搞好绿化和景观建设,提升了公路服务功能和公路品位。

  一是按照“统一协调、简洁明快、乔灌结合、四季常绿”的原则,对公路绿化进行了完善。将枯死的和可能倾倒的行道树进行清除,对影响视距、遮挡标志牌的行道树进行了整枝,并补植桂花、楠树、红叶石楠等各类苗木1300株;对路肩进行植被化,种植草皮20000多平方米,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实现了人与路,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是建设了大泉口和奇石林两个观景平台。在大泉口水库旁建设了一个停车区和一个观景台,并因势造景,利用右侧滑坡的山体建设了一块300平方米的旅游线路图,展示了与咸赵线相连的干线公路及咸赵线沿线的旅游景点,醒目美观,对过往游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奇石林观景平台,因地制宜建设了一个停车区、木栈道、景点标识、咸赵线及旅游景点简介牌等,并在入口处的公路两旁栽植了花草,使游客在动态观赏中能驻足休憩,在静态观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是加强了桥梁的养护管理,并将部分桥栏杆更换为白玉石雕刻栏杆,提升了景观美化功能;在沿线易滑坡地段建设挡墙,涂刷公路标语,既有防治效果,又能传播公路文化,提高民众的爱路护路意识。

  现在的咸赵线“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花开,四季常绿”,勾勒出一幅“车行路上,人游画中”的醉人画卷,以点带面提高了咸安区公路整体新形象。(图/文 通讯员 刘卫华 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建伟)

编辑:yangwe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