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4月26日电 题:“用一针一线绣出更精彩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骆飞、田德丰
2021年2月3日,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现“黔西市”)化屋村考察时,点赞苗绣、蜡染等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和文化,并与蜡染师彭艺亲切交谈。近日,新华社记者回访了彭艺。
【情景回放】
立春时节,乌蒙山腹地细雨绵绵,青山如黛。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越过一道道山梁一道道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山大江边的苗家小村,一排整齐有致的白色小楼映入眼帘。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蜡染等成为这个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吸纳了数十名村民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下车步行察看村容村貌。走进扶贫车间,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
“有机器绣,有手工绣。机绣的,一套价格一千多元。手绣的,一套可以卖到一万八千元。不只是苗族同胞会买来穿,不少游客也很喜欢。”村民回答了总书记的问题后,蜡染师彭艺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的经历。
“很好!你也是不忘初心啊!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彭艺心声】
我是土生土长的化屋村人。小时候,是沿着“手扒岩”爬出去上学的。上大学,也是靠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现在,我选择回到村里创业,就是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那天,总书记点赞苗绣“何其精彩”,让我倍感自豪。
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作为苗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我很振奋,总书记的关注激活了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的工作室发展迅速,接到了不少省内外订单。约30名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妇女在我的工作室当绣娘、染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们村的特色民族手工业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了不少文创产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现在,我致力于在传承苗族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基础上,谋求多元跨界、融合创新,通过和更多人一起努力,把苗绣发扬光大,用一针一线绣出更精彩的生活!
编辑:但堂丹
今年多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诸多指示都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联播+》特进行梳理,与您一起从中读...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报道:7月14日上午,我市社科界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要聚焦“七一”重...
22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
从回答“理想信念是什么”,到阐述“为何要坚定理想信念”,再到解答“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联播+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央视网《联播+》特...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行江淮大地,辖江临海,钟灵毓秀,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今年第13次国内考察。11月12日,习近平总...
习近平总书记全年共赴13个省区市考察调研,以不停的步履体察民情、把脉发展,行之所至、目之所及饱含深情与冀望,带去温暖与...
“远方的贵宾到苗寨,苗家儿女喜盈盈、喜盈盈……”乌江上游,六冲河畔,少数民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打鼓吹笙,载歌载...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看,大家一致认为,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
”5月9日,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文史哲》的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央视网《联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