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京(1021-1094),字当世,鄂州江夏人。他才华横溢,“连中三元”,曾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他为官清正,中正不倚,获得“执正不回,一节不挠”“大臣进退,系时安危”的好名声。
冯京幼时家贫,曾借宿于咸宁一僧舍读书。当时,僧人们养了一条狗,却被冯京和同学烹食。僧人们将此事告到县令处。县令知晓冯京文采,有爱才之心,就命冯京作《偷狗赋》,写得好就不追究他的责任。没想到冯京“援笔立成”,其中一句“团饭引来,喜掉续貂之尾;索绹牵去,惊回顾兔之头”既说清了案情,又暗指寺院养狗不伦不类,才思之敏捷令县令击节称赞,不仅把他无罪释放,还“延之上座”。
后来,冯京果然不负青眼,在鄂州获得解元,又在省试、殿试中拔得头筹,连获会元、状元,被人称为“冯三元”。他的三篇“满分作文”更被大家广为传颂、学习,纷纷夸赞他的辞赋“清婉浏亮,典丽遒密,曲尽声律之妙,遂为多士魁”。宰相富弼欣赏他的才华,先后将两位千金嫁他为妻,留下千古佳话。根据其人其事改编的南戏剧目《冯京三元记》自宋元开始也一直流传至今。
宋朝是古代中国文人地位最高、文学最昌盛的朝代,与冯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更有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等声名贯耳、千古流芳等大家。冯京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连中三元,“才高八斗”可谓当之无愧。
《宋史·冯京传》记载,嘉佑末年,冯京被任命为开封知府,岳父富弼让冯京去拜访当时的宰相、冯京的顶头上司韩琦。但冯京表示:“下官不能随意造访宴请长官”,谢绝了岳父好意。其品行端正,可见一斑。
宋神宗即位后,冯京改任御史中丞。当时王安石正得神宗皇帝倚重,在全国推行变法。但冯京认为市易、保甲等新法,“立法未尽”且“寓兵于农”背离了唐代以来兵农分离的历史潮流,因此反对这些新法的推行。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构的负责人,冯京不惧得罪皇帝跟前的“红人”,上奏“论其更张失当,累数千百言”,被王安石指为“邪说”,甚至“请黜之”。
冯京认为御史中丞肩负“纠察官邪,肃正纲纪”重任,要“以身作则”,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甚至“下属”犯错,也归咎于己。
宋神宗熙宁三年九月,大理寺上奏职责麟(今陕西神木北)、府(陕西府谷)、丰(今内蒙古五原西南)三州地方官吏玩忽职守。因曾经出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即便已经调任多年,冯京依然认为自己难辞其咎。在奏章中,他表示,自己曾总览过三州事务,现在既然三州出了问题,恳请皇帝通过处罚自己,警醒其他官吏不敢偷懒渎职。最终,因神宗皇帝嘉许,“优诏释其罪”。
熙宁七年,冯京因郑侠妄议朝政受到牵连外放出京。虽然远离了权力中心,但是冯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民间声名远播。茂州蕃人叛乱,朝廷紧急调冯京成都知府。到任后,冯京拒绝滥杀,并积极与蕃人修好。当时叛乱的头领何丹听说是冯京领兵前来,主动请求投降。冯京否定了下属趁机斩草除根的建议,奏请朝廷“给稼器,饷粮食”,以平息争端。夷人大为感动,拿出犬豕割血受盟,表示“愿世世为汉藩”。
苏东坡听闻此事,曾作《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赞曰:“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将冯京喻为“西南长城”。(刘洋)
编辑:hefan
上一篇:
嘉鱼坚持“三重扫描” 精准提升巡察工作质量
下一篇:
竞赛之路,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