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雪域高原上的教育点灯人——记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原校长姜伟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2-12 20:33

  新华社西宁2月12日电 题:雪域高原上的教育点灯人——记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原校长姜伟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清晨五点的泽库县,零下25摄氏度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呼啸而过。“从教师宿舍到学校一共2.4公里路,冬天的小路被积雪覆盖,我们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走。”这是姜伟两年援青回忆中最艰难的时刻之一,也是这里所有援青教师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从渤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校长到天津市滨海新区远洋城中学校长,姜伟用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在雪域与大海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2023年4月,姜伟在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授课。(受访者供图)

  2022年7月,51岁的姜伟第一次踏上平均海拔3700米的泽库县,面对的是剧烈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整夜失眠、嘴唇发紫、走路如同踩棉花,但他却毫不退缩。“教育是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他说。

  除了担任校长和主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外,姜伟还是高三六班的数学老师。班主任俄毛措记得,每周日晚七点的教学楼,总能在走廊尽头望见那盏不灭的灯,姜伟雷打不动驻守三小时晚自习。“学生们都喜欢他,下课放学时总有学生围着他请教数学题,大家对学好数学越来越有信心。”俄毛措说。

  “这道题不难,我们慢慢解。”去年考入青海民族大学的万玛措至今记得姜老师的这句口头禅。面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背诵多、动笔少”现象,姜伟针对性地开展了“数学每日打卡”的教学方式,绿色的练习册厚厚一本,封面印着“小步走、勤反馈、重基础、看进步”。万玛措的打卡本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公式。

  “姜伟总能精准捕捉师生们的细微困境,将每个难题放在心上,倾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原书记仁青才让感慨,从保证学生们每天早餐一个鸡蛋到4000斤爱心大米,从崭新的课桌椅到棉服、饮水机,这位总说“要对得起每个孩子”的校长,手机里存着50多个捐助方的联系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知识的火种在高原生生不息。”为了培养“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姜伟协调来自天津的12位帮扶教师全部收徒,每名帮扶教师都兼任教研组长,带徒弟、搞教研、作讲座、研究新高考改革……融入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

  援青两年来,姜伟和援青教师团队组织开展了“东西部校际联合教研”等系列活动;依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在校内连续开展三届“引领杯”师傅示范课和“青苗杯”徒弟展示课。

  “在姜校长和援青教师团队的帮助下,学校实现了教研课题零的突破。”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书记夏吾东智自豪地说,有关“组团式”帮扶背景下东西部联合网络教研的课题已经结题。

  2024年3月,姜伟在给学生辅导数学题。(受访者供图)

  在大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60%的泽库县,姜伟用教书育人的热血为雪域高原上的莘莘学子亮起明灯。2024年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本科升学率在黄南州名列前茅,“中石化女子春蕾班”本科上线率达71%,6名天津援青教师和徒弟共同申报了青海省省级教育研究课题。

  回到天津后,姜伟的手机里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感言。其中有一条留言令他深受触动——“感谢您让我们相信,草原的尽头不只是草原。”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五百多年前就有“加特林”烟花了?古人闹元宵可真会玩!
下一篇: 2025年我国将开展这些普查调查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