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滩换新颜  碧海共蓝天(深阅读)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5-02-13 08:15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以美丽海湾建设作为工作主线,“一湾一策”精准部署每个海湾的重点任务措施。持续建设美丽海湾,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改善,海水更清,海滩更净,栖居的候鸟多了,滨海湿地更美了。

  来到广西北海市银滩海湾,只见滩长平、沙细白,碧海蓝天,飞鸟翔集。

  银滩海湾,西起广西冠头岭,东至南康江,绵延百余里。海湾内,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性、完整性高,分布有多种红树植物,是典型的沙生红树林区之一。

  曾经,银滩海湾一度遭遇生态破坏:入海河流冯家江水质富营养化,红树林面积减少,临近海域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年来,北海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一体化开展银滩海湾生态保护修复,使银滩再现勃勃生机。

  陆海统筹修复生态

  在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林卫梅向记者展示了一小截灰白色的红树林树干标本,只见树干被蛀得千疮百孔,像蜂窝一样。

  十几年前,在银滩东区的冯家江入海口区域,成片红树林枯萎衰败。“曾经冯家江水质恶化,污水会破坏红树植物叶片的叶绿素浓度、酶活力,影响其正常生长。”林卫梅介绍,当时每天排海的污水是环境可承受总量的2.6倍。

  冯家江是北海市主城区最大水系,其水质直接影响银滩海湾红树林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治海先治河。2018年,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启动。“以生态系统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实现陆海生态统筹联动。”林卫梅说。

  如何做?因地制宜,分区系统修复。冯家江上下游包括水库、渠道、河流、海岸,涵盖淡水、咸淡水、咸水。上游鲤鱼地水库,种植小叶榕等本地树种,形成“水上森林”,水边种植野芋和三角梅等易维护植物,形成“地上绿毯”。中下游咸淡水区域则去除硬质护砌,为生态系统提供更多自然恢复空间,种植能改善水质的本地玉蕊、黄槿、银叶树等植物。入海口区域土壤盐碱程度高,优选耐盐碱、抗台风的黄槿、木麻黄等本土树种和长势良好的红树植物、灌乔木,形成植物群落。

  通过修复湖库、基塘、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冯家江水体水质提升,银滩海湾红树林海洋生态系统极大改善。

  协同共护红树林

  无人机自主升空,按设定路线巡护,实时拍摄……日前,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科研监测中心,无人值守生态巡检系统传回大量红树林监测影像。

  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促淤保滩、护岸消浪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银滩东区沿岸红树林面积约3500亩,红树植物种类丰富。

  尊重科学,落实责任。“银滩海湾红树林生态修复注重本地生物适应性。通过封滩育林、科学造林,着重修复残次红树林和宜林滩涂地。”广西海洋科学院研究员周浩郎说。当地通过退塘还林,对沿岸部分养殖塘进行宜林地改造,人工种植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创建地带性红树林演替群落。在红树林洲滩设置禁入区,使其自然恢复、正向演替;在宜林区种植或补植秋茄树等本地红树物种。2014年以来,银滩海湾修复红树林3000多亩。

  巡护车巡防、巡护员陆防、无人机飞防……北海出台《北海市红树林巡护检查制度》,印发《北海市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2020—2030年)》,整合各方力量保护红树林。北海聘请47名红树林专职巡护员定期巡护,红树林管护站覆盖9个沿海乡镇。红树林全方位、全链条保护监管体系日益完备。

  综合治理提升生物多样性

  “赶海啦!”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下村沙滩,石英砂泛着银光。带着铲子、铁锹等工具,90后“欢乐赶海”负责人张清琪正在教游客挖沙虫。

  从水面到海底,从岸滩到外海,银滩构建美丽海湾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格局。

  划定300米海岸线控制线,其内禁止新建非公用永久性建筑,禁止填海侵占沙滩和红树林。建设银滩中区咸田港退港还滩自然岸线恢复工程,拓宽滩肩规模,生态整治修复3.3千米沙滩岸线,退堤、退陆还海4.04万平方米。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独臂将军”招潮蟹,“活化石”中国鲎,会钻洞能爬树的“跳跳鱼”弹涂鱼……众多贝类、鱼、虾、蟹在银滩繁衍生息。随着旅游等人类活动增多,当地通过增殖放流保护生态环境。

  “1月以来,能陆续看到环颈鸻、青脚鹬、黑腹滨鹬等候鸟。”周浩郎说,极危鸟类勺嘴鹬也曾多次现身。据统计,银滩海湾累计监测记录到208种底栖动物、239种鸟类,比2017年的监测数据分别增加142种、103种。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04 版)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警 为高水平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下一篇: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