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河凌汛期结束 未发生凌汛灾害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3-20 14:21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 姚润萍)记者19日从水利部获悉,当日14时,黄河内蒙古河段全线平稳开河,标志着2024—2025年度黄河防凌工作顺利结束。本年度黄河凌情整体平稳,未发生凌汛灾害。

  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督察专员王章立在19日召开的黄河防凌新闻通气会上介绍,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2024年11月27日首凌、12月14日首封,中游山陕河段12月19日封河,此后上中游封河持续发展,下游山东河段出现三次短暂流凌、未发生封河,至2025年2月8日全河达到最大封河长度728.4千米。受气温回升影响,1月下旬中游封冻河段缓慢开河,2月17日上游封冻河段开始开河,至3月19日上中游封冻河段全线开河,凌汛期历时113天,开河日期较常年偏早6天。

  由于凌汛期气温整体偏高,所以本年度凌情具有首凌首封晚、开河时间早、封冻河段较常年偏短等特点。上游内蒙古河段首凌较常年偏晚7天,首封较常年偏晚11天;下游山东河段首凌较常年偏晚21天;黄河干流全线开河较常年偏早6天。黄河干流最大封冻长度728.4千米,较近十年均值短163千米。

  王章立进一步介绍,凌汛期间,水利部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省(自治区)水利部门,锚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干支流堤防不决口”的目标,全力做好各项防凌工作:多次召开会商会,研判凌情发展态势,在流凌、封河、开河等关键节点,针对性细化防御措施;利用“水利一号”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视频监视、水文站监测及地面巡测等“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每日跟踪掌握凌情信息,滚动分析预报;科学调度刘家峡、海勃湾、万家寨等骨干水库,为平稳封开河创造有利条件;强化“一桥一策”监管,建立25座施工栈桥和69座浮桥管理台账,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和单位及时拆除跨河浮桥等行凌障碍,确保行凌畅通;强化工程巡查防守,研判提出25段重点河段,长度33.7千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每天组织400余人开展巡堤查险,应用视频监视设备24小时监控,利用无人机巡查重点河段。

  “我国已于3月15日进入汛期,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王章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强化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切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标注总规模达到17282TB
下一篇: 世界口腔健康日|洗牙到底洗的是什么?走出美白误区!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