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联合依托单位,深入开展人才项目“帽子化”治理,巩固深化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规范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科学基金资助效能,确保把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 这是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召开的2025年项目评审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来自会上的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同比增长10.5%;高被引论文数和自然指数等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支撑我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说,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2025年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在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深化人才类项目改革,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非共识项目遴选资助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进一步优化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等重大类型项目支持模式,促进跨学科研究。 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主责承接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做大做强做优联合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允许央企研发机构注册为依托单位,探索科学基金对民营企业进行支持的新模式;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开展国际科研资助。(记者温竞华)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2024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发布 全方位多层次反诈体系已形成
下一篇:
更新、更远、“更懂你”,中国汽车加速“矩阵”出海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组织实施咸宁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不断完善联合基金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联合基金管理统筹,为全省基础研究和...
下一步,我市将组织实施咸宁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不断完善联合基金多元投入机制,强化联合基金管理统筹,为全省基础研究和应用...
近日,中共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公布2022年度“湖北名师工作室”入选名单,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马...
”25日下午,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王国仁教授说,未来他的团队仍需瞄准基础软件领域的新兴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亟需,通过有组...
为稳步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不断提升中欧班列“长江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保障每月2列中欧班列顺利发车,咸宁高新区深入...
通过持续开展水稻良种繁育示范,加大优新品种推广力度,为粮食增产增收、夯实粮食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咸宁应该抢抓机遇,借武汉城市圈融合发展的契机,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提升咸宁发展能级和发展质量,与武汉形成优势互补、资...
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
推进“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迭代布局,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组织化实施,深入开展“尖刀”技术攻关,持续产出重大原...
咸宁网讯记者李嘉报道:昨日,副市长李丽率有关部门前往湖北香城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塞恩福兹(湖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