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位慢板老人77岁后的红色追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7-08 15:33

77岁递交入党申请书,79岁成为中共预备党员,84岁仍在用慢板在基层宣传党的政策……他叫吴传发,一位84岁的武钢退休工人。

今年七一前,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后,在社区党员活动上表演“湖北慢板”的吴传发,回家歇息片刻后,又按照慢板“5575”词句格式,开始新的创作构思。

“不说唱出来,心里不舒服。”吴传发创作的百首“湖北慢板”都是通过讲述身边事、抒发感党恩。在他的心里,这是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有的忠诚与坚守。

“往日的工人村,更像个大破窑。雨天一身泥,晴天还返潮。”又是大雨天,说起当年住在棚户区,吴传发唱的慢板充满感慨,现在大不一样了,“国家出钱建高楼,把棚户区来改造。光纤接到户,天然气真环保……”

吴传发所在的武汉市青山区青宜居社区,曾经是武汉规模最大的棚户区,20世纪50年代因兴建武钢而建。吴传发一家三代6口人在18平方米的屋子里,住了50多年。

“2010年,我们老两口搬进青宜居,住着两室一厅近6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整洁,还是电梯房!”吴传发笑着说。

从低矮窄小的工棚搬进窗明几净的高楼,吴传发恍如隔世,创作了慢板《幸福不忘共产党》:“如今的工人村,环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蓝天,红花配绿草。”

《幸福不忘共产党》在武汉演了上百场,得到许多人共鸣。“演出结束了,大家还围坐在一起感慨。”武汉市青康居小区居民齐静莲说,“我小时候也住在工人村,现在住上了好房子,日子越过越幸福。吴老师唱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2018年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吴传发现场演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湖北慢板”,反映棚户区改造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人民群众幸福不忘共产党的感恩之情。当晚,吴传发夜半还难以入睡。“他和我说,‘年轻时,工作流动性强,也总感觉自己距离党员的标准相距甚远。党让咱工人过上了好日子,这辈子一定要入党!’”吴传发的老伴张冬梅说。

几天后,吴传发找到社区干部,表达了入党意愿。2018年12月,吴传发受邀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结束时,他拿出手写的入党申请书,郑重交给同行的青山区干部。

“那种心情很强烈。”吴传发说,到了北京,看到国家的快速发展,看到身边的沧桑巨变。“我要把这些都唱出来,传开来!”

2020年12月3日,时年79岁的吴传发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我还想带着大家伙一起跑。”吴传发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还是个年轻人,还有自己的梦要追。”

“娃娃们,你们知道咱青山区的发展过程吗?”在青宜居社区“四点半学校”,吴传发表演起慢板《我们的青山好》,“1954年,中央发号召。青山加快建武钢,紧锣密鼓敲!一座移民城,方言不同调。东北、上海、广东话,说起来蛮热闹”。

如今的青山区生态宜人。吴传发接着唱道:“靓丽大江滩,有花又有鸟。四季常青美如画,悠闲无烦恼。”

“这是一种记忆的传承。”青和居社区居民邹红霞说,“吴老师教得动情,孩子们听得认真,连我也不自觉跟着唱了起来。”

“现在生活过得安逸,社区对我们‘一老一小’尤其关照,幸福感、安全感很足。”吴传发说,青宜居社区实行了15年的针对独居老人等群体的“天天敲门组”,“趁我们还能走动,我们也积极加入其中”。

2023年6月的一天,吴传发和老伴照常到同单元独居老人刘青云家敲门,迟迟不见开门,便从刘青云邻居家拿来钥匙、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刘青云腿突然活动不便了。

“我们赶紧送她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伴又跑回家拿来了轮椅,陪着检查了一上午。”吴传发说。

吴传发有“三高”,这两年又患上肝囊肿。但演绎慢板,他还是乐此不疲。张冬梅说,“我做他的‘后勤部长’,小女儿是‘专职司机’。《二十大精神引航程》《发自内心的笑》,他创作演出不断,我们全家支持他为党发光发热的梦想”。

不只是吴传发自己讲,他参与的宣讲团已发展到300多人、4000余场次宣讲,覆盖受众30多万人次。

今年五一前,吴传发连演两场。回到家中,汗不断淌。“有时演出前他腿疼,就吃上一片止疼药。只要上场,精神头就来了。”吴传发的搭档杨青云说,在这片舞台上,他恪守着自己心中的追寻。

吴传发说,“我是一名普通党员、来自社区,为社区服务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才5年党龄,还要全身心地唱下去……”(记者 李鹏翔 闫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混凝土“棉花糖”为飞机筑起“温柔屏障”——国产新材料制拦阻系统让百吨客机平稳刹停
下一篇: 将门好女 薪火相传——全国道德模范甘公荣的三句人生信条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