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环境持续向好——绿满拉萨南北山(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开栏的话 60载光阴荏苒,雪域高原沧桑巨变。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聚焦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章。 本报今起推出“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专栏,记者奔赴高原,深入一线,记录60载辉煌历程中的动人故事,描绘新时代雪域高原的锦绣画卷。 平均海拔3650米的西藏拉萨,今年特别绿。 站在布达拉宫远眺,拉萨河两岸山体缀着连片的绿色。夏日,拉萨市南山、北山草木葱茏,游人穿梭其中,纷纷拍照留念。 种下一片绿 米久还记得,自己在这片林地种下的第一棵树是香花槐。作为拉萨北山拉鲁湿地生态修复片区的绿化养护工,他一开始对种树这件事没有那么笃定。 在他的记忆里,南北山一直是“光秃秃的”。“山上种树,能活吗?”当时,他和工友们经常心里打鼓。 为了确保树木成活,如何选择树种是前期考察的重点。项目团队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精心筛选了12种具有优异耐寒耐旱特性的乡土树种。如今,油松、白皮松、山杏、江孜沙棘、栒子……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科学选育的林木已经漫山遍野。 “这几年拉萨周边山体的绿化程度明显增加,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格桑罗布介绍,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已完成造林107.93万亩,栽植苗木1.2亿余株,总体成活率85%以上。在工程区,马鹿、岩羊、狐狸、狼、猕猴等动物不时出没。 看着满目苍翠的山峦,米久格外自豪。他对自己曾经参与种植的那些林木如数家珍,还想着今后让后代们也来看看这片绿。 “我最初种下的那棵树,如今长到7米多高。不知道咱们后代来看,它会长到多大呢!”米久满是感慨。 种下的不仅是树苗,也是关于种植的经验。格桑罗布指着山上刚刚种下的密密麻麻的树苗,介绍在3年时间里从选苗到培育、从种植到养护,不断摸索出来的经验方法。“我们已经和高校合作,把这些经验方法整合成适合推广借鉴的典型案例。” 护住一片绿 一条小径蜿蜒在山体之上,险峻处需手脚并用攀爬。这样崎岖的路,泽仁巴西已经走了4年。她是拉萨城关区娘热沟南北山绿化工程修复2号片区的一名绿化养护工。 “咱们啊,什么样的路没走过?”她的语气很是平常,说自己的工作无非就是挖坑、种树、浇水、养护…… 但她没有说的是——坑要挖在陡峭贫瘠的山体上,一锹下去,可能狠狠掘在岩石上,震得双手生疼;土要从远处一点点运过来,背着筐和篓,工人们在荒芜、陡峭的山上,生生用脚踩出一条肉眼可见的路;水一开始只能靠人举着管子一点点浇……这份工作,泽仁巴西和工友们就这样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地干到了现在。 近两年,技术正在给泽仁巴西减负。“只需要一分钟,无人机就能将土运至山坡,不仅提高了运土效率,还确保了施工安全。”她说。 在灌溉方面,工程应用了智能节水灌溉设备等,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避免了过度灌溉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 这个以前不懂专业知识的姑娘,在工作中渐渐成长为养树好手,对自己所负责片区中的树了如指掌:“这是油松、白皮松,那边是侧柏……” 像泽仁巴西这样的人还有许多。截至目前,该工程已累计带动群众就业900万余人次、增收29亿余元,有效实现了生态与增收“共进”、增绿和发展“双赢”。 共享一片绿 拉萨两岛生态公园内,柳树、紫丁香、桃树、榆树、雪松、苹果、垂柳、国槐……近40个品种的树木再次“安家落户”。绿化工人每天定时定点为它们浇水、除草、施肥,像呵护孩子一般照看着这些“树宝宝”,让它们能够安心在雪域高原成长。 位于拉萨河南岸的南山公园,是拉萨的“网红景点”。受惠于南北山绿化工程,这里树木林立,满目苍翠,每天入园上山游玩的市民、游客有3000至5000人,节假日可达1.8万人次,已逐步形成集休闲游憩、旅游观光、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打卡地。 ………… 如今,拉萨市民可以享受绿意盎然的生活。目前,拉萨市已建成1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81.8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7%。今年,拉萨计划实施19条生态廊道建设、6个口袋公园提升,构建起“城在林中、村在绿中”的全域生态格局。 增绿山川,绿满拉萨。这抹绿色不仅种在山上,更种在群众心里——“生态好了,生活就更美了,我们也会更注意呵护身边的草木,让这片绿色持续为生活增彩。”住在拉萨的冬查老人不住感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化工程的长期生态效益正在日益显现。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拉萨周边生态环境,增强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据初步测算,年均可新增储水约4980万吨、固碳22.91万吨、释氧19.3万吨、保肥2.71万吨,年生态价值14.85亿元。(记者 徐驭尧 何嘉豪 王子锋)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上门护理的“网约护士”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下一篇:
探寻尘封2000多年的楚国文明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黄璐刘卫华)机械来回作业、铁锹上下挥舞、工人干劲冲天……12月13日,记者在咸安区沿...
新模式——区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大普线白鹤村段和朱新线鹿过村段路边有废弃物堆积、麻大线村民建私房拆了...
咸宁网讯通讯员吕新林、骆潘报道:“开展业务培训,购置机械设备,完善职责制度,每周4次检查。一方面在镇养护中心购置13台打...
嘉鱼县交通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在管理养护工作中加强5G、北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的应...
“养护责任范围是编号分别为421224000138-141号的四棵圆柏和一棵编号为421224000142的黄连木古树,坐落在龙窝湖湾……”11月3...
咸宁网讯通讯员阮金华报道:11月3日,在通山县大路乡洞口罗村委会,大路林业站与村民胡细义签订古树名木养护责任书,明确了坐...
对此,该中心着力抢抓春季公路养护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对辖养路段内路面裂缝采用沥青胶灌缝,进行封...
4月15日,咸宁中天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召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咸安城区背街小巷、区疾控中心办公楼建设等代建...
新年临近,随着寒潮的进一步南下,近日,通城公路局积极行动,周密部署,全方位做好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危桥养护管理,确保该县...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度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评审结果,咸安区公路局养护中心孟海清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