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GB/T 36750—2025),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防御与减轻突发灾害事件影响,科学合理地配置个人、家庭应急救助用品,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支持遇险者尽快脱险。
新版《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GB/T 36750—2025)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提升:一是分类配置不同受灾场景所需的应急物品。根据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3种典型受灾场景,充分考虑应急包容量和生产成本,将应急包分为基础型和扩充型两种。基础应急包主要包括多功能手电筒、高频口哨、急救毯、应急逃生绳、应急饮用水、止血带、紧急联系卡等38项应急物品,用于满足受灾人员紧急情况下的基本生存需求。扩充应急包分为洪涝灾害应急包、火灾应急包和地震地质灾害应急包,比如,洪涝灾害应急包扩充配置了雨衣、荧光棒、漂浮救生绳、长效蜡烛、救生衣/救生圈、洪涝应急手册等应急物品,具备防水、漂浮、防寒保温、反光、照明等功能。
二是加严应急包的质量要求。应急包体作为应急物品的载体,对内部的应急物品起保护作用,标准提出了耐磨、耐腐蚀、防静电、抗撕裂、防水、抗跌落等方面性能要求。比如,应急包从1000mm的高度自由落下,应急物品物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应正常,无机械损伤,紧固件无松动。
三是提升配置的应急物品质量水平。应急物品应用场景复杂,常常伴随高温、高湿、大风等特殊环境,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本标准在规定应急物品应满足其产品标准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比如,要求防水防风火柴在浸水24h后仍能擦燃,在10m/s~15m/s的风速环境下仍能擦燃并维持燃烧。
四是新增家用防灾应急包智能化功能建议。如定位、报警、环境监测等,以提高应急包的实用性;提出二维码设置建议,通过扫码获取应急知识、逃生路线、应急物品使用教程等,提高应急包的使用便捷性。
新版《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方面的标准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有利于规范家用防灾应急包的生产和使用,为普通百姓在面对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应急保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图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聚焦下半年经济工作——多部门密集部署,传递哪些信号?
下一篇:
成都世运会 | 史经纬、郭丹将担任世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近日,崇阳县烟草专卖局心系群众、闻“汛”而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员工下沉一线,帮助受灾严重的经营户抢救店内生产生活物资...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陈婉报道:2日凌晨至6时左右,通城大坪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环...
7月10日,家住咸安汀泗桥镇竹厂街的毛妈妈家迎来了一群好心人——他们为毛妈妈带来了大米、食用油等慰问物资,并帮她收拾被...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刘会文 通讯员孙鹏)7月31日下午5点左右,咸安区汀泗桥镇突遭“龙卷风”袭击,风力达到8级以上...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刘会文 通讯员孙鹏)7月31日下午5点左右,咸安区汀泗桥镇突遭“龙卷风”袭击,风力达到8级以上...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陈婉报道:2日凌晨至6时左右,通城大坪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环...
1月21日,咸安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斌带领局党委相关人员到向阳湖镇甘棠村、祝垴村走访慰问2021年受灾困难村民,把党和...
冯勇表示,市残联将认真开展残疾人受灾受损情况的统计和救助,积极做好灾后帮扶工作,帮助残疾人重建美好家园,让他们真真切...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明助、通讯员戴建伟、敖琼报道:16日17时12分,市气象台发布我市今年首个干旱红色预警信号:预...
6月1日,我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并多次拉响暴雨预警信号。据初步统计,暴雨造成我市赤壁、崇阳、通城三县市损失较重。截至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