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24小时图书馆,一座难求
到公共学习空间去学习日渐成为城市新风尚。半月谈记者发现,当前一些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座难求”。如何进一步建设、升级公共学习空间,让公共学习空间“距离更近、门槛更低、服务更优”,值得城市管理者关注。
自助图书馆128个座席天天爆满
过去两个月,29岁的林传程每天都打卡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他准备参加今年下半年的司法考试:“学习量非常大,我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8点在图书馆,学习时间10个小时起步。”
暑假期间,像林传程一样的学习者在海南省图书馆随处可见,这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座难求”。半月谈记者亲往体验发现,这里书香环绕、灯光明亮、桌椅舒适,128个座席前,人们都埋头学习,只有午饭时间或下午三四点钟才会空出个别座位。在下午近两个小时里,馆里的人很少走动,也没有电话铃声响起,人们不约而同遵守着公共学习空间的相关规定。
“这里环境比家里好,桌面宽敞干净,空间大、冷气足、氛围好,每个人都在埋头学习。”林传程认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最大的优点是“既自由,又规范”。自由是指24小时开放,想学到几点就学到几点;规范是指管理好,图书管理员定时巡馆,规范行为,没人大声喧哗,也不会发生久占不用的情况。
海南省图书馆借阅部副主任李艳艳告诉半月谈记者,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于去年4月正式开放,一推出就非常火爆,128个座席天天爆满,特别是32个配备插座、专业阅览灯的独立座席最为抢手。
图书馆转型“引流”
六年级小学生邓敏早上6点半就到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终于抢到一个独立座席。半月谈记者采访她时,她正在专心致志地学英语。邓敏说,她第一次到这里看书,一来就喜欢上了。
海南省图书馆借阅部主任吴觉妮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入馆青少年比例越来越高,最近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读者提出了增加阅览席位的需求。
海南省图书馆共有2800多个席位,为了更好回应读者需求,近年先后创建传统文化图书区、艺术图书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型阅读空间,前两个馆的开放时间也延长至晚上8点半。
公共图书馆是引领培育全民阅读习惯的主阵地。“现在图书馆越来越意识到‘引流’的重要性。”李艳艳说,新型阅览空间展现出极强的引流能力,来自习的人每天在馆内活动,坐累了到书架间走一走,浏览一番,在拓展阅读范围的同时,馆内书籍的借阅量也随之增加。
城市需要更多优质“第三空间”
城市的进步,不能只看高楼大厦的高度,也要看公共空间的温度。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郭晶认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以公共学习空间为代表的“第三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是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都和公共学习空间密切关联。
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学习空间普及率和可及率均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应该让图书馆走近人民,让人民走进图书馆。”郭晶建议,城市建设要为更多人提供更多可靠安全的公共学习空间,未来城市里的公共学习空间,要像高校图书馆一样管理,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和规范标准。另外,公共学习空间须创新运营管理机制,以更近的距离、更低的门槛、更有温度的服务、更可靠安全的环境吸引群众,使之成为城市文明的聚集地和辐射场。(评论员 赵叶苹 王千之)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今天台风雨进入最强时段 南方高温天气逐渐缩减
下一篇: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回国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国内外城市提供了宝贵借鉴”“真正地把人民放在了心上,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这是一座...
市领导调研城区道路改造工作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谋划统筹实施打造“人民城市”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咸宁网讯记者姜明助报...
孟祥伟在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上强调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咸宁网讯记者姜明助报道:5...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吴迪(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区委社会工作部)。
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意见部署了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推动城市...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8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杨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日前,无人机拍摄的通城县隽水新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荆州古城墙更显雄伟这座承载楚文化基因的城市既保留“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又焕发“创新引领”的现代气息...
王忠林在省委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会议上强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李...
“过马路时,车子不仅会主动礼让,走得慢一点也不会鸣笛催促,不用提心吊胆、紧赶慢赶。人民城市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的“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