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社会万象 >> 正文

运河民俗百年传:浙江水乡网船会再现“渔家盛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5-04-10 21:52

  中新网嘉兴4月10日电(黄彦君)“咚咚!咚咚!”春日的湖荡边,鼓声如雷,彩旗飘飘。4月10日早上8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莲泗荡已人山人海,来自江浙沪一带的渔民迎来“水上狂欢节”——2025江南网船会(以下简称“网船会”)。

  “网船会是渔民的盛会,以往每年都要代表社团过来展示,这两年我们还培养了传承人,年轻一代也加入到巡游队伍当中。”来自江苏淮安的杨文才已连续多年到莲泗荡参加网船会,“从前摇船来,提前一星期就要出发,现在统一坐大巴过来,5个多小时就到了!”

  网船会起源于元末明初,是江浙沪一带渔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活动。物产丰饶的河湖滋养着渔家儿女,为祈愿风调雨顺、感念鱼虾满舱,每年清明、中秋、除夕时节,渔民便乘船聚集在莲泗荡祈福,是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一河春水迎客来,千帆竞发聚闻川。现场,踏白船、船拳、高杆船技等水上绝活轮番上演。百余艘渔船、六七十个民间社团,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渔家百景图”。

  网船会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文忠介绍,网船会在渔民搏浪弄潮的奋斗历史中诞生,寄托着渔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网船会现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就从渔民日常生活演化而来。

  渔船竞速、水上倒立……在曾经以水为路、踏船而行的日子里,看似杂技的演出考验的是老渔民控船的本领。

  随着时代变迁,曾经以水为家的渔民上岸过上新生活,网船会热闹不减,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如今的网船会上,岸上“风景”同样精彩。非遗展示、非遗市集等引得外地游客专程前来,“祈庙”趣游盛会上的创意NPC,更吸引了许多年轻面孔。“流淌的文化遗产”正在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转化为“涌动的共富源泉”。

  王江泾镇党委委员方帆介绍,依托这一民俗盛会带来的流量,该地形成以网船会为代表的四季畅游品牌,以开森部落、喜马拉雅陶仓理想村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业态,以“长虹杯”系列赛为代表的运动体验赛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

  2024年,王江泾镇完成嘉兴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投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6亿元,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运河文旅已成为当地优环境、聚人气、增活力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从水中上岸后,这些年,68岁的杨文才经营起水产养殖,闲时带徒弟进行民俗表演,日子越过越红火;76岁的王江泾镇莫家甸村村民金掌林化身村里踏白船队教练,带领队伍连续10余年横扫网船会赛场,频获佳绩……网船会见证着江南水乡的社会蝶变,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向心力。

  正如水乡民众所言,只要水在流,网船会就不会消失。莲泗荡上,跨越数百年的约定仍在继续。(完)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广东首次公布一批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
下一篇: 福建铁路启动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全力应对恶劣天气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