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7月8日电 题:江苏南北结对:双向人才“造血”促转型
作者 孙青 陈曦 徐素素
近日,江苏省盱眙县技术工人电工培训班正式开班,标志着“南北结对·技能提升”盱眙县技能培训项目正式启动。首期培训班吸引了32名学员参与,他们将在专业指导下系统学习电工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2025年宁淮挂钩合作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秉持由“定向产业输血”向“双向人才造血”转变的理念,聚焦技能人才培养,助力高质量发展。
“以前一直想学电焊,但苦于没有机会。现在看到‘盱眙就业’发布的培训信息,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参训学员黄伟表示:“家附近的工业企业越来越多,相关的岗位招聘也很多,这次机会来之不易,我要好好把握,争取拿到证书,多掌握一项就业本领。”
电工模拟仿真操作。盱眙县委宣传部供图
像黄伟这样零基础却渴望改变现状的劳动者还有很多。此次培训以“零基础小白也能行”为宣传口号,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已有285人报名参加各类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由盱眙县人社部门主办,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承办。依托南京优质教育资源和丰富的职业技能培训经验,项目将帮助本地转移劳动力转型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从“不会”到“会”的转变。据了解,盱眙县预计全年开展技能工种培训20余期,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如何推动技能水平从低向高跃升?盱眙积极借鉴南京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政企协同、产教融合”的新路径。为减轻企业培训压力,盱眙还重新梳理并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实行“免申报、畅通领、线上办”等便捷服务举措,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七月,在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碧根果园里,几十名果农正聆听专家授课。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果树修剪的目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随后,大家走进果园实地观摩,学习如何根据树体生长情况和品种特性进行科学修剪。
“其实我们种植碧根果树很多年了,但收成好坏全凭经验,不敢轻易尝试新技术。”果农张德福坦言,“听说南京来的专家要下乡授课,我立马报了名。”经过为期7天的系统培训,张德福顺利获得碧根果种植专业技术证书。
盱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金昌介绍,2025年,盱眙计划围绕13个重点工种开展技能培训,目标覆盖2980人次,确保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建成一支“高、中、低”梯次分明、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西安女子潜心钻研细金工艺 将“金丝化为绕指柔”
下一篇:
未经申报携带35只守宫被拦截查验 带“异宠”回国需注意→
脱贫之路从“头”开始通讯员邹子睿初冬时节,笔者来到嘉鱼县渡普镇净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鲁南京家中,只见成片的脐橙树下土鸡...
日前, “携手逐梦江宁行青春同心向未来”活动在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举行,在南京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通过手工DIY体验端午...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鲁艳萍、刘祥报道:日前,咸安区台办、区民政局、区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一行4人赶...
咸宁网讯 记者邓昌炉、通讯员曹键报道:7月8日,咸宁市政府、南京林业大学、湖北科技学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
市领导与南京林业大学考察团座谈交流以携手打造中国桂花城为切入点和抓手在创新实践“两山”理论上取得新成效咸宁网讯咸宁日...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鲁艳萍、刘祥报道:2至5日,咸安区台办、区民政局、区文体新局一行4人赴南京中国第二历...
队员相信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发挥才能,用毅力去征服未来,成为生存之星。
建立苎麻最佳种植密度和宽窄行的农机田间行走的种植布局,选型装备2台,实现高效生产。
从1000条仅三五厘米的锦鲤幼苗中随机挑选3条,拍照并观察一分钟后,再将3条锦鲤放回1000条锦鲤鱼群中,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准...
郎昆认为,传媒时代,找到挑战“青绿腰”这样的发酵点,这是舞蹈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