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8月7日),告别大暑节气,我们迎来秋天第一个节气——立秋。今年立夏至大暑节气期间,我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堪称“最热夏天”。伴随立秋节气的到来,北方大部将暂别高温,南方地区则开启连续高温模式,江南、华南等地湿度较大,桑拿天持续,公众需注意防暑。
近期,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其中昨天,我国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华北中南部、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东部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湖北宜昌和恩施、重庆巫山和彭水、河北石家庄等局地最高气温达40℃以上。
随着夏季节气的终结,今天开始进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中国天气网统计1961年以来气象大数据发现,历年夏季六节气(立夏至大暑)期间,最热的前10名年份均在2000年及以后。今年立夏至大暑期间,全国平均气温达到21.15℃,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今天我国高温强度和范围也将明显减弱和缩小,仅在陕西关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大部、四川盆地东部、浙江、上海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明天,随着冷空气渗透南下、降雨增多,北方大部高温天气将按下“暂停键”;同时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南方高温天气发展增多。
未来一周,江南、华南等地将开启连续高温模式,加上湿度较大,闷热感明显。省会城市中,福州高温或全勤“打卡”,南昌、杭州、海口高温日数可达5至6天,其中杭州10日最高气温或达40℃,最小相对湿度在50%以上,热如“蒸桑拿”。
中国天气网提醒,眼下虽已立秋,但仍处于“三伏天”,南方大部暑热正盛,中暑风险高,预防胜于救治,科学防暑需因人而异。建议老人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室温、湿度,注意通风,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儿童外出穿轻薄透气衣物,适当降低活动强度;户外工作者外出携带防暑药品,注意防晒,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慢性病患者需做好情绪管理,避免剧烈运动和室内外温差过大,不直吹空调。(制图/霍云怡 刘红欣)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江西高速养护人员研发“多功能盖板夹具” 换盖时间缩短近半
下一篇:
湖北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节日后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有明显降雨天气,其中贵州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有20~50毫米,...
气象专家提醒,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等地,需注意较强降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带来中小河流洪水,甚至山体滑...
陕西、河南一带目前气象干旱较重,未来一周当地仍以晴热天气为主,旱情将继续发展并有干热风,麦区农民朋友请密切关注土壤墒...
四川盆地、湖北中东部、河南东南部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较高,四川盆地东北部、湖北东部、河南南部、安徽西北部等地农业干旱将...
有自驾出行计划的朋友请及时注意交通运输部门的出行提示,关注天气情况,合理规划出行线路,安全平安出行。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南方不少地方未达高温线,但空气相对湿度大,江南南部、华南等地最低气温也可能达到26℃左右,闷热感将会...
不过对于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此次高温持续时间较短,明天随着降雨增强气温将明显下降,但广西、广东、福建一带部分地区高...
今明两天(6月26日至27日),我国强降雨逐步缩减,但贵州、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降雨区域与前期重叠度较高,仍需防范次生灾害的发...
2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东部、四川盆地西部及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河南东部、...
受强降雨影响,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等级高,对出行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