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出生的曾红星是嘉鱼县潘家湾镇潘家湾村五组村民,在39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不离不弃、任劳任怨、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用良心诠释人世间最长情的守护,演绎出现代版天荒地老的爱情故事。
敢于担当挑起生活重担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对于大多数的50后、60后的青年人,他们的婚姻大多就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他们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花前月下,只有柴米油盐和为家庭分担的责任,曾红星、叶桂菊的婚姻也是如此。曾红星作为家中长子,1983年经熟人介绍,21岁的他认识了叶桂菊,双方第一印象都觉得比较好,随后几个月两人在你来我往中,都感觉情投意合,双方家里自然希望他们早日修成正果,1984年11月两人喜结连理,正当两人憧憬着幸福生活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他们的梦想。婚后一周,妻子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起初感觉浑身乏力,每天下午还伴有高烧,多方治疗后依旧高烧不退。丈夫曾红星带着她四处求医,先后大大小小住过几家医院,武汉协和和省附一都去就诊过,受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限制,她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叶桂菊本人也由开始的无力靠人搀扶着走路,几个月后,发展到下肢完全失去行动能力,从此卧床不起的病人。最后经武汉的专家确诊为:脑膜炎的后遗症,医生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只能靠做理疗和吃药维持,究竟能否康复都是未知。
对于这起突如其来的变故,曾红星深受打击,可是妻子还需要人照顾,他告诉自己必须振作起来,挑起生活的重担。与此同时,一个“选择题”也摆在曾红星面前。一方面是岳父母的建议,让曾红星和自己的女儿离婚,趁年轻再找个好姑娘过日子;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家庭和情感,曾红星父母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受罪,希望他能生活的好点,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然而另外一个执念根植在曾红星的心中:叶桂菊进了曾家的门就是曾家的媳妇,做人不能因为她生病了就要离婚的。他对岳父岳母说“叶桂菊生是曾家的媳妇,死是曾家的人,即使她的病治不好,我也会照顾她一辈子。”没想到竟然一语成谶,他的生活就在挣钱吃饭,照顾妻子给她治病这些琐事中重复循环着,但是曾红星一直都乐观的面对生活,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勤扒苦做给她一个家
家里有病人,田里有农活。每天天刚蒙蒙亮,曾红星就起床烧水、做饭,安顿好妻子后,再到地里做农活,中午赶回来做饭、洗衣。农忙的时候没有帮手,有时曾红星的弟弟妹妹会来帮忙,但是大多都是他一个人扛,这些他从来不在妻子面前抱怨。镇里修路他家仅有的一亩多地也被征用了。为了生活,他就用三轮车跑起载客生意,他说:“干这个活,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到她。”这个营生因为妻子的褥疮和新冠疫情而停摆,目前夫妻两人主要靠吃低保维持生计。曾红星感激地说:“多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在精准扶贫政策下,他们家的危房得已改造重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老俩口有了电视机、移动的落地风扇、县民政局送来了按摩床垫、残疾人轮椅,现在衣食无忧。每逢节假日还有干部送来筒子骨、牛奶、糕点、食用油......。”曾红星说:“如果没有大的病灾,现在的日子很好过,就怕生病。”去年,曾红星本人做了两个大手术:一个是胃息肉,一个是眼睛,目前一只眼睛接近失明,这两个大病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打破了原有的生活,无可奈何只好请叶桂菊的弟媳妇来帮忙照料,曾红星哽咽地说起这些。随后他又乐观地说:“现在好了,我相信有党的好政策和镇村干部帮助,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风雨同舟最长情的守护
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曾红星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婚后39年的光阴里,曾红星精心照顾叶桂菊,每天都要给瘫痪在床的妻子翻身、洗脸、洗脚、擦身体、清理大小便。生活虽过得清贫,但曾红星始终没有放弃对妻子的治疗。吃药、针灸、按摩......只要有希望他都会试一试,但妻子的双腿还是没有丝毫力气,只能终日与床为伴。而叶桂菊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徒有思维的废人,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让她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么多年她曾经几次自杀,都被丈夫及时发现未能如愿。她心疼地说:“你怎么这样傻,我走了你就可以找个好姑娘,好好开始新生活,我就是你的累赘,不仅不能为你分忧,还要你照顾,还要花钱治病,你让我走了,对你对我都是一种解脱。”从不发脾气的他,立刻气红了脸说:“是我对不起你还是我什么没有做好?我每天起早摸黑屋里屋外的忙,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没有你哪有家?你走了我就跟你一起走。”每次听到这些话,叶桂菊都是泪流满面,无言以对。每每遇到她有轻生和不开心的时候,曾红星都要小心翼翼地照料着,遇到有事要外出还会找来邻居或者亲戚来劝解开导她。这样的事妻子年轻的时候发生多次,最后都被他及时发现并抢救过来,妻子只好慢慢地接受这样的生活。曾红星说:“人生怎么可能事事如意?我有时在地里忙的累死累活的还不是希望回家喝上一杯水,吃上一口热乎饭,可是这些只能靠自己,你忙了半天她还要挑三拣四这不满意那不好吃,人都要火冒三丈,再看到她躺着不能动,只能自己和自己和解。”妻子还讲了一个最让她感动的事:考虑到她生病后很少回娘家,曾红星用所有的积蓄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载她回娘家,她欢喜得像个小女孩。从此只要曾红星有时间,妻子想回娘家,他都是尽量满足。他说:“我就是你的腿,想去那里我就陪你去那里。”人生能得一人心,夫复何求?
都说: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理:一个人照顾病人一年、十年、二十年容易,难的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曾红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山盟海誓,他质朴地说:“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良心、有责任心都会这样做的。”
(通讯员 陶满玲)
编辑:hushaopeng
题:走,去春耕的田野里上“开学第一课”新华社记者顾小立“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日前,嘉鱼县渡普镇大路村,湖北斧头湖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藕基地里,来自山东的专业挖藕人满载而归。
”崇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留在家当“临工”,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为建设家乡出力,最重要的是收入不比在外打工低!
干农活、摘果子、捉鱼虾……当这些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农事通过农民的手机镜头直播,并引来大批城里人追捧时,一系列奇妙的...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特约记者江开群通讯员蔡丽霞10日清晨,熊正荣像往常一样出门干农活。”70岁的熊正荣是嘉鱼县高铁岭...
随着电商农人活跃,今年1-10月,全省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3.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王奇峰通讯员汪中昌李强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恩爱夫妻似海深。”在嘉鱼县潘家湾镇潘家湾村,就有这样一对夫妻:夫妻...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李嘉、通讯员李治明报道:10月23日,霜降前夕,记者来到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二组油茶基地,只见200多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