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社会 >> 正文

“三好”博士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1-04 09:39

  2012年12月29日,骤降大雪,鄂南大地遍披素雅银装。

  早早起床的晏绿金,没顾上欣赏美丽的雪景,就径直来到油茶苗圃基地,生怕苗木在雪地里挨冻、着凉。

  晏绿金是一家全国油茶重点龙头企业的掌门人,也是一位中医学博士。然而,他更喜欢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新型农民,无时不刻地享受着茶农生活。

  追梦的人在路上

  在晏绿金办公室门口,醒目地挂着“在路上”三字。

  晏绿金说,“在路上”,寓意不断进取,永不止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一时的成绩所麻痹,不要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

  见过晏绿金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讲究排场,处事极低调的儒商。

  熟悉晏绿金的人会被他的随和、风趣、大度所感染。

  在众人眼里,他是一位待人和气、满腹才气、颇具人气,还有不小名气的商界精英。

  在与晏绿金交谈的过程中,他时刻闪烁着睿智的火花。

  “财富不是用来炫耀的,它只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物质基础,只要心存信念,坚持拼搏,人人均可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我只是实现了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罢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晏绿金淡然看待他所拥有的一切。

  掌管着分布于北京、武汉等地的5个公司,按常理来讲应该很累,但晏绿金说,他的生活很轻松、很有规律。

  “我重点抓好‘一大一小’,即抓好集团大的战略问题,确保方向不偏移;抓好目标责任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确保落实到位。”

  晏绿金说,网络时代既有“网络便利”,亦有“网络损失”。他认为“网游”和“网聊”会浪费大量时间。为此,他仅仅把网络当成学习的工具而非游戏的玩具,主要用来查找资料和收发邮件。他说自己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高效的秘诀在于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有年度计划、月计划和具体执行的周计划,第二天的事情总会提前一天安排好。

  在用人方面,晏绿金心里有个公式,即“人材+人才=人财”。只要能为企业所用,兴趣相投、有创业精神,各方面性格互补,都将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鼓励其创造更大财富。

  晏绿金很重视学习,他说不学习就打不开思路,找不到出路,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在他办公桌上,摆放着《战略与思考》、《南风窗》、《求是》、《读者》、《国家地理》、《大众摄影》等刊物。他说看这些书,可以让他增强战略意识、把握政策大局、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不断的学习,晏绿金分别于2004年和2009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A卫生院的好大夫 学医五年回家乡

  1969年12月10日,晏绿金出生在通城县塘湖镇狼荷村黄袍林场的一个林农家庭。

  改革开放之前,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读书成了那代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1987年,晏绿金从通城一中毕业,如愿考入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

  “老屋在罗荣桓元帅闹过革命的山旮旯里,山高路远,乡亲们有病痛,都只能靠‘老郎中’开的‘土方子’来消除,医生是当时很吃香的行当。”晏绿金道出了报考中医专业的缘由。

  5年的大学生活,让他收获了一份令家人满意的稳定工作,也收获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

  1992年,23岁的晏绿金被分配到通城县麦市镇卫生院工作,扎实的专业基础、忠厚的处世风格和勤恳的工作作风,让他很快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好大夫”。

  晏绿金勤勉、敬业和朴实,感动了同在通城县创办民企的“准岳父”。

  B董事长的好女婿 弃医进医药企业

  在晏绿金工作不满两年之际,岳父吴石平旗下的福人药业出现了空前的经营困境。

  “现在公司急需人才来扭转局面,你有这个实力,过来帮我一把吧!”吴石平语重心长地说。

  “当时企业真的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看到老丈人心急,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加之从大学一路走来的妻子也鼓励我‘下海’,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晏绿金说。

  拿着300元盘缠,晏绿金独自踏上了南下羊城的列车。随着火车的滚滚前行,他彻底甩掉“铁饭碗”,开启全新的人生征程。

  “由于企业困难,无法带更多的路费,没钱住招待所,就买床席子往走廊里一铺;没钱进饭馆,就在路边的快餐店里吃几根清汤面。”晏绿金面带微笑描述着在广东打拼时的辛酸。

  一年间,晏绿金踩着自行车,跑遍了广州所有的卫生行政管理单位和医疗机构。他用真诚结交朋友,用诚信回应客户,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凭着对产品的高度自信,迅速在广东打开了销售市场。

  仅在1994年下半年,晏绿金就赚得了30多万元,加上朋友提供的40万元无息借款,使福人药业彻底走出了入不敷出的困局。

  从业务员、业务经理、市场部经理到公司总经理,晏绿金将福人药业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升格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一跃成为通城县的纳税大户,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湖北中药产业的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C黄袍山的好老总 带领乡亲闯富路

  晏绿金老家所在的黄袍林场,前身为“五七”油茶场。

  每年寒露时节,这里近万亩油茶林花果飘香、美不胜收。

  “尽管林场山色宜人,但是一直被贫困的阴影所笼罩。我的名字中含有‘绿’、‘金’等元素,注定了要带领乡亲们从绿色产业中开创出一条长效致富的道路。”晏绿金风趣地说。

  其实,促成晏绿金将二次创业重点投向油茶产业,最关键的原因是他对家乡百姓的那份情愫。

  晏绿金说:“随着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步伐的加快,如果没有更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的生活水平将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善。作为企业负责人,有义务肩负起社会责任,给农民提供一份固定的工作、一笔稳定的收入、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2007年,晏绿金率队到江西、湖南等地广泛考察,结合通城已有油茶基地和山地资源等优势进行深度调研,一致得出结论:发展油茶产业是壮大地方经济、带领农民致富、改变山区面貌的有效途径。同年8月,他果断组建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

  2010年,晏绿金毅然辞去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成立黄袍山公司,潜心投入到油茶产业发展中来。

  目前,黄袍山公司已辐射带动全县80多个村规模化种植油茶5.58万亩,改造老油茶基地1.05万亩,户均年增收5000元。预计在10年内还可辐射带动通城县及周边县、市农户种植油茶40万亩以上,数万农民将从中受益。(特约记者 晏承北)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法律援助就在身边
下一篇: 咸安区农村能源办送节能炉下乡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