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社会 >> 正文

走进社区贫困家庭·“暖冬行动”特别报道③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1-25 10:11

有一种承诺叫不离不弃

  母亲出走父亲去世,12岁的他用稚嫩的肩膀给精神失常的姐姐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两个儿子智障,大爱母亲呵护20余年不言苦;母亲瘫痪在床,花季女儿悉心照料……

  有一种奉献叫做无怨无悔,有一种承诺叫不离不弃。他们用一颗颗至善至美的心,传递着至纯的人间大爱……

  孤儿曾朝阳:边上学边照顾精神失常姐姐

  12岁,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正是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可是,温泉岔路口社区牛铁山巷的12岁少年曾朝阳,在母亲出走、父亲去世等一系列家庭变故后,毅然挑起生活重担,用稚嫩的肩膀给精神失常的姐姐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朝阳两岁时,母亲远走他乡。今年1月2日,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留下小朝阳和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姐姐相依为命。刚刚12岁的小朝阳非常懂事,一放学回家就帮忙做事,把精神失常的姐姐照顾得很好。在学校里,小朝阳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从来不让人操心。

  昨日,记者来到曾朝阳家中,12岁的曾朝阳正在埋头写功课。看到记者到来,他立即起身拿椅子,倒水招待客人。“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姐姐的。”小朝阳坚定地告诉记者和同行的社区工作人员。

  坚强母亲刘小荣:牵着两个智障儿走过20余载

  刘小荣家住咸安青龙社区。1984年出生的大儿子一岁时大病一场,后被查出脑神经坏死,成了智障儿。1990出生的小儿子,2岁时被查出脑萎缩,也是智障儿。

  自从两个儿子相继被查出智障后,妈妈刘小荣就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我和丈夫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跑遍了。”刘小荣说,2001年,她和丈夫又双双下岗,她只能守在家里全心照料两个智障儿子,一家人全靠丈夫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小儿子都已经23岁了,全家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20多年的生活使两个儿子对妈妈十分依赖,刘小荣也尽量不离开他们的身边,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将儿子带上。

  刘小荣告诉记者,虽然这么多年来经历了各种艰辛,但是她从没后悔过,儿子永远都是她的心头肉。

  花季女孩王慧:照料瘫痪母亲八年

  8年来,家住咸安南山社区起重电机厂的王慧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瘫痪的母亲。

  王慧6岁失去父亲,母亲邹红珍靠做清洁工、洗碗工、守报亭,让她和弟弟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2005年一天中午,邹红珍在餐馆洗碗时,突然晕倒在地,经抢救才保住性命,但因脑部血管阻塞,邹红珍右边瘫痪,从此只能卧床,这个家的顶粱柱倒下了。

  从那时起,年仅13岁的王慧带着11岁的弟弟,一边坚持上学一边悉心照料卧床的母亲。每天早晨王慧做完早饭,烧好开水,照顾好母亲和弟弟后再匆忙赶往学校。

  看到女儿奔波劳累,邹红珍曾想一死了之,懂事的王慧抱着母亲痛哭,告诉邹红珍:“妈妈,你放心,再苦再累,我都会照顾好你和弟弟,我们这个家不能没有你。”8 年来,王慧就这样坚持到了今天。

  孤寡老人阮桂香:打扫小区数年如一日

  今年66岁的阮桂香是温泉办事处桂花路社区居民,两任丈夫都因病先后离他而去。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渐入老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她,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公路小区物业负责人看到阮桂香为人善良,勤劳朴实,就请她打扫小区卫生,每个月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

  社区居民樊育英说,阮桂香总是小区里起得最早的,在大家出门前把小区每一处垃圾清理干净,那怕是小区路上的一片树叶,她都会仔细打扫。虽然在社区打扫卫生只有几百元的报酬,但是她还是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

  小区的物业管理员冯师傅说,阮婆婆打扫小区卫生,从来不用人督促,她一看见小区有纸屑和赃物,都会及时清理。有时候上午做好了小区卫生,中午、下午没事的时候,还到小区转转,看看是否有垃圾要清理。

  阮桂香说,是社区给自己提供了谋生的岗位,她只有尽心尽力做好卫生,才对得起大家的关爱。

  大爱父亲秦寿南:孤身不娶照顾脑瘫女

  1995年,家住咸安凤凰社区的秦寿南喜得千金,已年过不惑的他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爱。然而没过多久,秦寿南便发现女儿眼神呆滞,不似正常孩子那般伶俐。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孩子在生产时由于缺氧导致脑瘫。面对这个将会是一辈子沉重负担的孩子,妻子在女儿三岁时选择离婚,从此再无音信。

  一个大男人要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脑瘫女儿,其艰难可想而知。曾经有好心的邻居帮着秦寿南张罗再娶的事,但担心脑瘫女儿受委屈,秦寿南一次次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虽然女儿不能说话,整日只能躺在床上等人照顾,但在秦寿南的眼里,喜欢听音乐、爱看电视剧的女儿和普通女孩儿一样可爱。“女儿就是我的全部,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好好照顾女儿,让她衣食无忧。”秦寿南说。

  大义岳父李治涛:打零工为女婿治病

  “留英啊,你透析情况怎么样,身体还扛得住吗?” “老爸,还行啦,您老就不用总担心我。”昨日,家住咸安同心路社区公安路22号的李治涛,手拿电话焦急的问候远在河南治病的女婿张留英,问他的病情是否好转,身体状况如何。

  2012年11月,在广州打工的张留英时感身体不适,后经检查患了尿毒症。医生表示要治好该病,最好换肾,多则50余万,少则20多万。但对于这个清贫的家谈何容易?

  此时,已58岁的岳父李治涛挑起了这个重担,组织亲人和子女伸出援手为女婿筹备医疗费,同时还带着年迈的妻子,出去打零工。如今,张留英在岳父的帮助下,每周能花700元进行一次肾透析治疗,身体状况逐渐稳定。(策划:袁立新  采写:葛利利  吴青朋  陈志茹  石晴  胡莹)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今日开始春运
下一篇: 咸宁市交警部门检查客运车辆保安全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