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门打开,让阳光照进来,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关怀......”当苏世一的一首《爱心无限》回响在通城县马港镇“希望家园”教室时,孩子们的眼中闪现出依依不舍的神情。
“爱,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萦绕。当爸爸妈妈远离我们外出打工时,老师、同学、亲人,还有素不相识的哥哥姐姐,向我们伸出温暖的手,义务支教,送学习用品,鼓励我们好好学习……”8月16日,马港村12岁的留守儿童曾凯旋对着摄像镜头大声说道。这就是爱!
8月16日,国网通城县供电公司团委走进马港镇“希望家园”,5名青年志愿者慰问了该村的37名农民工留守子女,与孩子们一起看用电安全宣传片、互动答题,学儿歌,并向小朋友们讲解电力常识。
苦涩童年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离别,留守孩子们非常孤独。互动答题环节,孩子们都不怎么积极,明明答对一道题可以赠送书包,明明知道正确答案,他们都很羞涩,有的孩子不敢举手,有的孩子站起来不敢大声回答。他们的爷爷、奶奶说,孩子们习惯将任何事情憋在心里,即便是和亲人在一起,她们也很沉默。
11岁的曾佳佳告诉志愿者,爸妈在广州打工,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平时与外婆住在一起,偶尔通过电话与爸妈联系,很想他们。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小天使。然而,当父母为生计奔波远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幼小儿童无奈地过早品尝到孤独与艰难。留守儿童们艰难的生活状况,生生揪疼了青年志愿者的心。
难忘暑假
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暑假还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出去旅游,可是马港村的孩子没那个条件。在“希望家园”,有不少留守农民工子女,暑假没有去处。村委会在办公场地紧张的前提下,专门挤出房子,聘请附近小学教师卢李立义务为孩子提供服务。每周六上午,孩子们在这里集中学习绘画、音乐及舞蹈课。
“孩子们虽性格内向些,但是他们读经典三字经与古诗,做周末作业、看课外书、讲趣味故事、做游戏等都很积极配合,”志愿者卢李立是一名90后美女大学生,“暑假有时间关心一下孩子们,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我很乐意。”她说。
当县供电公司团委了解到马港村没什么集体资金,缺少教学设施与学习用品时,及时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公司团委给她们送去了书包,笔盒,彩笔及部分体育用品。孩子们看到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体育用品与书籍时,都显得特别开心。
打开心门
“把心里的烦恼全都抖出来,踩到脚底。”大家一起玩游戏。
在马港“希望家园”,青年团员们拿着袋子与孩子们一起做袋鼠蹦蹦跳游戏。“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真好,与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感到很高兴!”满脸汗水的曾欣仪难掩内心的喜悦。看着这些留守孩子憋气蹦跳涨得通红的小脸,听着他们发出的阵阵欢笑,哥哥、姐姐们欣慰地笑了。
看到学生们玩得这样开心,村妇联主任刘琳也笑开了花。她说,前几年留守儿童不论从心理上还是学习上,都存在较大问题。这几年,社会爱心人士与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情况大有好转,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快乐,增强了自信。
为了防止爱心断链,通城供电公司团委在系统内构筑爱心网络。志愿者通过各种形式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践行着志愿者的誓言。逢年过节的走访和平常的联系更为频繁,不仅从生活上给予帮助,学习上给予鼓励,更是在情感与精神上带动、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坚强信心。
“我们大家的帮助,不仅能圆贫困学子求学的梦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关心和爱心会增强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自信地成长!”通城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刚说,他鼓励队员们与孩子们结对,实现“一对一”帮扶。(通讯员 桂丽娟)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街头副食店遭窃 三名未成年人抱团作案落网
下一篇:
十六潭路公交站台接连被砸 向市民有奖征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