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大乐 夏正锋 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嘉 通讯员 何斌芳
群山环抱的古村落
水轮车
牮楼桥
天岳关
石护栏
古桥
风力发电
溪水潺潺
古驿道
在通城县麦市镇,有一个“一脚踏三省”的地方叫天岳村,这里集中居住200户人家。
9月1日,记者从县城出发,沿幕阜山旅游公路驱车40公里,探访了这个因诸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的村落。
公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山野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俯瞰山下,阡陌相通,田畴交错,房屋鳞次栉比,道路宛如飘带。
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到达天岳关。天岳关始建于南唐保大中期(952-955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走近天岳关,花岗岩条石筑砌的关墙显得格外厚重,关门镶嵌石匾,咸丰年间平江举人题写的“天岳关”三字清晰可见。
沿天岳关西侧石阶拾级而上,穿过高耸入云的树林,可通往抗日英雄纪念碑和阵亡将士纪念亭。
据当地干部介绍,每年都会有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爱国人士前往瞻仰,缅怀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英雄事迹,传承中华民族爱国传统。
离开天岳关,前往天岳村。古驿道上的青石板在草丛中隐约可见,垒石护坡、条石护栏在岁月洗礼中磨去了棱角,印证了这里昔日交通要道和贸易繁荣。
走进村庄,古桥、老屋保存完好。天岳村2组,50多户村民的房屋沿着山间盆地依势而建,红瓦顶、夯土墙昭示着曾经的富裕与辉煌。清光绪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古桥修建的来龙去脉,新式楼房、水泥村道见证了天岳村的新时代。
偶尔有几名孩童来到古桥下,嬉戏玩耍,或翻翻河床上小石头寻找着小螃蟹,或撩起一捧水洒向小伙伴,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村落上空。
今年54岁的岳林波一直生活在这里,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靠着大山里丰富的竹资源生产生活。
“听说我们这里马上要开发旅游了,我们的好日子要来了。”岳林波笑得合不拢嘴。
新闻链接
近年来,通城县投资对黄龙山旅游区的公路进行了改造和硬化,对天岳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进行修复,修建避暑山庄,力将黄龙山风景区打造成为初具规模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2017年12月,该县第一个旅游PPP项目天岳黄龙山旅游项目落地实施,计划总投资4.266亿元,按照“一轴、两翼四区、一带”的旅游格局,建设天岳文化村、天岳驿小镇、兰溪谷、天岳峰索道、凤凰翅高山湿地公园、天岳关历史文化区等27个景点。
5年内,天岳黄龙山旅游风景区将被打造成为AAAA级风景区、中国中南部知名休闲度假旅游圣地、华中森林文化体验旅游新标杆。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