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在高中低全方位生态治理与地水空多维度水质管护的不懈征程中,历经十载,收获颇丰。绿水荡漾、青山锦绣、草木葱郁,这无疑是最直观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在这里得到生动展现。
由绿水青山转化而来的金山银山,让320万十堰人民不仅目睹了生态之变,更从中得到巨大实惠。
随处可见的碧水蓝天
“禁行区域,尽快离开……”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一处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附近,灵敏的监测系统发现有人靠近,及时通过广播发出劝退警告。“我们在全市国控、省控水质与空气环境监测点位全部安装了周界预警系统,实现远程监控、预警、分拨、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将环境风险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十堰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科科长严霞介绍。
在丹江口水库边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设备每4小时就会采样分析一次。监测结果自动传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便于生态环境部门及时了解各重点断面的水质状况。
记者从十堰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全市37个国控、省控水质与空气自动监测站,全部安装了周界预警系统;130家重点涉水涉气企业,全部安装了用电监测监控设施;60个重点管理地表水断面,全部安装了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十堰在生态环境监管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水质和空气监测装上“智慧大脑”,推进守护“碧水蓝天”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
全域植绿,让十堰的森林面积稳居湖北市州第一。
扩绿增美,筑牢水源区生态屏障。近年来,十堰主动以“保护就是发展”为指引,坚持高规格、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植树造林,全力实施扩绿增美。明确“三边”(路边、水边、城边)国土绿化美化总体思路,在环丹江口库区、沿江沿河重要生态区位、主要通道沿线开展植绿护水行动,提升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生态功能。
丰富的“绿水青山”资源,造就了十堰优质的生态环境。2023年,十堰共收获337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24年以来,全市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此外,十堰在多个方面的生态数据,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可圈可点。截至目前,全市林地面积2922.39万亩,森林面积2549.63万亩,均居湖北市州第一;森林覆盖率71.82%,森林蓄积量11865.43万立方米,两项指标居湖北市州第二;自然保护地46个,面积773.2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7%,自然保护地数量及规模均位列湖北第一。
蓬勃发展的地方文旅
天然氧吧、原始森林,使得来十堰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绿色无害、有机认证,让十堰的土特产身价倍增;源头好水、森林碳汇,不断提升十堰的“绿色价值”……
优质的生态环境赋能,让十堰的文旅发展如虎添翼。
绿水青山转化成的金山银山,在百姓眼中最直观的体现是旅游业的繁荣。守护水源带来的优质生态环境,为全市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秋夜幕降临,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的“武当不夜城”灯光璀璨,文艺节目接连上演。人流如织,或驻足欣赏,或亲身体验,或品尝烤串啤酒。一年前,这里还是入夜便沉寂的小山村。
龙韵村是全省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村落,2016年始建,2019年开村,安置了柳陂镇24个易地扶贫搬迁村的920户3211名村民。这个“无中生有”的村子里,由当地政府打造、2023年4月30日开街的“武当不夜城”旅游项目,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成了热门景点。开街3天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2023年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
“武当不夜城”为何如此火爆?关键在于龙韵村独特的地理与优质的生态环境。龙韵村与柳陂新集镇相连,不远处是悠悠汉江。本地和外地来欣赏汉江美景的游客,都能在此享受到惬意时光。
外地游客旅游时订不到酒店,深夜向旅游部门求助后被妥善安置在市委党校住宿,这一新闻在今年国庆节假期登上各大新闻网站头条。而这一新闻的发生地,正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市。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风景如画的丹江口环库公路、欣赏雄伟的丹江口大坝。今年国庆节假期,丹江口市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接待量接近该市40.6万的总人口。丹江口市的绿水青山,正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
优质绿色资源造就的绿色农产品通过电商走向大市场。
靠丹江口环库公路兴起的风之谷家庭农场,位于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高家沟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前,这里交通闭塞。2015年,“中国最美山水公路”丹江口环库公路建成通车,高家沟村被串连其中。这个默默无闻的偏远村由此走到台前,优质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也让罗贤锋夫妇从400公里外的武汉定居于此。
罗贤锋是丹江口环库公路沿线景观带设计者之一,工程完工后他没回武汉,而是把妻子喻静接过来。优质生态和秀丽风景,让出生于荆州的喻静也钟情于此。夫妻俩从高家沟村流转山坡土地,打造了风之谷家庭农场。距离风之谷家庭农场几分钟车程的“碧水连天”环库公路观景台,就是罗贤锋设计的。
2023年,十堰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5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22.1%。全市 A级景区数量达到96家,位居湖北第一。
良性循环的“两山”转化
在十堰这座山水之城,92%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却拥有2489条河流,小流域面积占比达97%,这些水流都汇入丹江口水库。经过十年齐心协力、全域共治的努力,十堰生态建设成绩显著。
今年以来,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已超220天。
一手抓保护,一手促发展。经过十年的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转化模式在十堰已然成形。
丹江口库区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十堰市因地制宜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让百姓在“两山”转化实践中受益。
存入资源,取出收益,让沉睡的资源结出“金果”。倘若在早春时节漫步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爆满的游客会让你感到不可思议。这个游客如织的村级景点,竟是由一处废弃房屋和荒山转变而来。
2021年底,杏花村将闲置已久的老村部和一片50余亩的集体土地作为闲置资源,“存入”丹江口市“两山”转化中心。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后,丹江口市“两山”转化中心与村委会签订资产存储协议并进行公证,录入资源储蓄系统。双方又引进北京恒观远方公司“隐居乡里”团队,采取“市‘两山’转化中心+民营企业+镇(村)”共同商议的方式,投资2680万元建成“杏福味道”帐篷酒店。
杏花村的成名,只是十堰众多“两山”转化成功案例中的一个。
2021年,十堰市“两山”转化中心正式成立,全方位展示十堰生态资源、生态环境、“两山”转化模式和转化成果,并实现资产资源登记存储一站式办理。
2024年3月,全省首个“两山”资源转化平台建设运行市级地方标准——《十堰市“两山”资源转化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规范》提出标准化运行模式,对“两山”资源转化平台相关专业术语、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路径和经济效益。
过去十年,十堰 GDP由2014年底的1200.8亿元增长至2023年底的2359.03亿元。巨大的增幅之中,由绿水青山转化而来的金山银山功不可没。
图片:邓芳 何利 记者:刘成臣 张启国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出片率100%!咸宁的银杏黄了
下一篇:
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宜都“记忆”
湖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记录了这次探访的全过程,纪录片《水下的故乡》将于12月上映,敬请期待。
依托资源禀赋,丹江口市正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现代化生态滨江城市,以独特的水域魅力和优秀文化吸引世界各地游客,丹...
1月8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日前,湖北省林业局发布《湖北省鸟类迁徙通道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强对候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在浪河镇政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守井人”的宣誓词十分醒目——勇担政治使命,扛牢政治责任,忠诚守水事业,当好护水卫士...
记者柳洁董庆森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之称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东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
10月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长江委获悉,汉江中下游已全线退出警戒水位。避免了分洪道运用的经济损失,保障了汉江流域防洪安全。
巍峨的丹江口大坝像一弯臂膀,护佑子孙。
今天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在会前签署10项合作协议在市场一体化商贸合作等方面携手...
发布时间:2024年2月28日(周三)15:00发布地点:洪山礼堂二号厅发布人:范礼奎中共武昌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涂世平中...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淅川考察丹江口水库(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