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
要求湖北加快建成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省委全面部署支点建设
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
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2月10日—2月14日
长江日报发出四论
一起来看
一
何为龙头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省委全面部署支点建设,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龙头是形象说法。一条龙分量最重、力量最强、作用最大的就在龙头,舞龙舞得好不好关键看龙头。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从区域来讲指湖北,从点上来讲就是武汉。
武汉是中部重镇,一直是全省龙头,集中体现湖北优势。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就是把武汉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凸显武汉特殊地位、承担特别使命;就是要求武汉在战略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上,在发展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方面,成为龙头武汉。
龙头意味着引领性。舞龙先动龙头,龙头往哪个方向带十分重要。龙头就是支撑支点的支撑点、撬动发展的撬动点、战略关键的关键点。武汉的龙头引领,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湖北支点建设的速度、时序、质量。武汉不仅要在湖北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还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中发挥极核城市作用;不仅引领当前发展,还要引领未来。
龙头意味着实力强。一条龙最强在龙头。龙头靠实力说话。湖北在全国发展中争先进位,在支点建设中实现综合实力领先等目标,首先是武汉自身发展提档进位,在区域乃至全国发展中走在前列,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龙头之强,不光是经济实力强,应当是各方面都强起来,成为综合实力强的龙头。
龙头意味着分量重。一条龙至重在龙头。武汉占全省近2成的人口、超3成的GDP、近4成的企业数量、近6成的进出口额,是名符其实的全省“压舱石”。“重要战略支点”显示了分量之重,支点的显著特征及战略枢纽、重要动力源等支点功能,主要体现在武汉、承载于武汉;湖北要在区域发展中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首先是看武汉。这更增强了我们加快“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龙头意味着制高点。龙头择高而立、向上而行,舞龙才舞得精彩有气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要求我们攀登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无不贯穿着“高”的要求。支点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制高点”。龙头武汉,应当是占据创新、产业等制高点的龙头,应当是与国家其他战略区域的龙头城市相比毫不逊色的龙头。
作为湖北支点建设的龙头,武汉发展被进一步赋予了战略性、示范性、标志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比其他地区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支点龙头更加彰显、更被公认。
二
龙头要重
舞龙看龙头。龙头重,就舞得有劲道。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做龙头,就必然要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以武汉之“重”当好龙头。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赋予武汉重大使命。中部地区举足轻重、重要战略支点与武汉之“重”具有内在一致性、逻辑连贯性、战略递进性。只有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让武汉重起来,才能当好龙头、支撑支点;只有以龙头之“重”引领重要战略支点,才能更好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成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具体体现。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体现“好”的要求;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体现“重”的追求。龙头当得好不好,关键看武汉重不重。武汉之“重”,指的是武汉在全国的分量、地位和影响。一个在全国举足轻重的重镇武汉,在区域发展方面,就必然体现着龙头之重、支撑之力,就一定是又好又重、众望所归的支点龙头。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实践要求。支点龙头不只是一个形象比喻,而是有具体的内容。武汉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着力打造六个之“重”,有具体目标、着力方向、行动路线,是对总书记对武汉系列重要要求的贯彻落实,与支点建设的显著特征、主攻方向、三个打造、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等部署要求高度契合,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具体展开和实践承载。
支点要硬,龙头要重。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催促着我们加快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步伐,塑强武汉,塑重武汉。
三
当好龙头
龙头是舞龙的引领,力度和动作直接关系到整条龙的腾飞。龙头武汉,既是支撑也是示范,既要先行也要引领,在支点建设中担好龙头重任。
要在发展争先上当好龙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底座和硬核。不能离开发展谈支点建设,也不能离开发展谈龙头担当。武汉不仅要在湖北发展在全国争先进位上,在全省各地都敢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高低上做龙头,还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奋勇争先,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发展之快、之好、之优、之强当好支点龙头。
要在担当使命上当好龙头。“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使命任务。“湖北所能”集中体现在武汉,担当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任务,全国看湖北,湖北看武汉。担当重大使命无比光荣、催人奋进,武汉作为支点龙头,要在担当使命上打好头阵,做好示范。“锚定一个主攻方向,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是支点建设的行动路线,“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是步骤要求,2030年和2035年是关键时间表,我们要在推动支点建设成势见效、加快建成上展现龙头担当。
要在引领带动上当好龙头。龙头是“头”,要以头带身,以首带尾。武汉是中部重镇,城市体量上是超大城市,区域格局中是“老大哥”,经济发展上是主引擎,内陆开放中是强枢纽,文化旅游上是热门地,具有独特地位、独特势能和世界关注度。武汉当好支点龙头,就要以更高标准的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引领武汉都市圈一体化,推进“汉襄宜”协同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合作,更好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加快建成支点既是使命任务,也是发展机遇。武汉必能在做大、做强、塑重自身中当好支点龙头,也能在当好支点龙头中推动自身更大、更强、更重。
四
龙头奋力
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既是作用要求,也是状态要求。当龙头,须奋力。唯有奋力,才能当好支点龙头;唯有奋力,才能成为时代公认的龙头。
必须奋力转型闯关。当支点龙头首先是一个发展命题。新时代的中部地区崛起发展,与当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相比,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大不相同,必须同时面对“赶”与“转”的双重任务。“赶”,就是赶超先进;“转”,就是转型发展。当好新时代支点建设的龙头,就要求武汉必须坚定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奋力转型闯关,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转型中提速、赶超、质变,并引领协同带动兄弟城市和区域共走发展新路。
必须奋力择高向上。任何时候都需要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在支点建设中则有明确的指向和要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我们打造两个高地、勇攀两座高峰,给我们提出了“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奋勇争先”“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等重要要求,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向何处攀高、怎样向上,更加明确了进一步提振什么样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省委部署支点建设,提出“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和“快于、好于、优于、强于”,既包含质的标准,也包含量的要求。武汉是英雄城市、国之重镇,从不甘居中游,在支点建设中更要攀高向上,用很高的追求、很高的标准做龙头。
必须奋力提升能力。我们是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语境中做支点龙头。今天的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业态日新月异,先进性、前沿性、颠覆性、未来性成为生产力发展跃升的基本特征。当龙头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党员干部的专业素质、专业本领是当好支点龙头的能力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追求,强化能力意识,练就过硬本领,使能力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成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抓发展的行家里手。
舞龙看龙头,看的是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作风干劲,看的是挥舞龙头的高度和力度。让我们激扬精气神,脚踏实地干,把龙头舞得更高更好。
(文字:长江日报评论员 制图:张莉)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十堰:打造“关键节点”,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
下一篇:
李殿勋在汉调研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5月30日下午,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主持召开推动中部...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朱哲、宋文虎报道: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咸宁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温...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审议通...
3月2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会日前决定, 2024年4月19日在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
咸宁网讯 记者姜明助报道:4月26日下午,市委书记孟祥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
13日召开的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审议通过《中共咸宁市委、咸宁市人民...
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头践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方法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亲自上手解决具体问题,当好问题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