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奋楫争先!长江日报四论“龙头武汉”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25-02-14 10:54

2024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

要求湖北加快建成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省委全面部署支点建设

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

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2月10日—2月14日

长江日报发出四论

一起来看

何为龙头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省委全面部署支点建设,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龙头是形象说法。一条龙分量最重、力量最强、作用最大的就在龙头,舞龙舞得好不好关键看龙头。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从区域来讲指湖北,从点上来讲就是武汉。

武汉是中部重镇,一直是全省龙头,集中体现湖北优势。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就是把武汉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进一步凸显武汉特殊地位、承担特别使命;就是要求武汉在战略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上,在发展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方面,成为龙头武汉。

龙头意味着引领性。舞龙先动龙头,龙头往哪个方向带十分重要。龙头就是支撑支点的支撑点、撬动发展的撬动点、战略关键的关键点。武汉的龙头引领,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湖北支点建设的速度、时序、质量。武汉不仅要在湖北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还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中发挥极核城市作用;不仅引领当前发展,还要引领未来。

龙头意味着实力强。一条龙最强在龙头。龙头靠实力说话。湖北在全国发展中争先进位,在支点建设中实现综合实力领先等目标,首先是武汉自身发展提档进位,在区域乃至全国发展中走在前列,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龙头之强,不光是经济实力强,应当是各方面都强起来,成为综合实力强的龙头。

龙头意味着分量重。一条龙至重在龙头。武汉占全省近2成的人口、超3成的GDP、近4成的企业数量、近6成的进出口额,是名符其实的全省“压舱石”。“重要战略支点”显示了分量之重,支点的显著特征及战略枢纽、重要动力源等支点功能,主要体现在武汉、承载于武汉;湖北要在区域发展中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首先是看武汉。这更增强了我们加快“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龙头意味着制高点。龙头择高而立、向上而行,舞龙才舞得精彩有气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要求我们攀登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无不贯穿着“高”的要求。支点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制高点”。龙头武汉,应当是占据创新、产业等制高点的龙头,应当是与国家其他战略区域的龙头城市相比毫不逊色的龙头。

作为湖北支点建设的龙头,武汉发展被进一步赋予了战略性、示范性、标志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比其他地区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支点龙头更加彰显、更被公认。

龙头要重

舞龙看龙头。龙头重,就舞得有劲道。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做龙头,就必然要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以武汉之“重”当好龙头。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赋予武汉重大使命。中部地区举足轻重、重要战略支点与武汉之“重”具有内在一致性、逻辑连贯性、战略递进性。只有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让武汉重起来,才能当好龙头、支撑支点;只有以龙头之“重”引领重要战略支点,才能更好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成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具体体现。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体现“好”的要求;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体现“重”的追求。龙头当得好不好,关键看武汉重不重。武汉之“重”,指的是武汉在全国的分量、地位和影响。一个在全国举足轻重的重镇武汉,在区域发展方面,就必然体现着龙头之重、支撑之力,就一定是又好又重、众望所归的支点龙头。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实践要求。支点龙头不只是一个形象比喻,而是有具体的内容。武汉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着力打造六个之“重”,有具体目标、着力方向、行动路线,是对总书记对武汉系列重要要求的贯彻落实,与支点建设的显著特征、主攻方向、三个打造、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等部署要求高度契合,是武汉当好支点龙头的具体展开和实践承载。

支点要硬,龙头要重。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催促着我们加快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步伐,塑强武汉,塑重武汉。

当好龙头

龙头是舞龙的引领,力度和动作直接关系到整条龙的腾飞。龙头武汉,既是支撑也是示范,既要先行也要引领,在支点建设中担好龙头重任。

要在发展争先上当好龙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底座和硬核。不能离开发展谈支点建设,也不能离开发展谈龙头担当。武汉不仅要在湖北发展在全国争先进位上,在全省各地都敢与好的比、与快的赛、与强的竞高低上做龙头,还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奋勇争先,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发展之快、之好、之优、之强当好支点龙头。

要在担当使命上当好龙头。“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使命任务。“湖北所能”集中体现在武汉,担当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任务,全国看湖北,湖北看武汉。担当重大使命无比光荣、催人奋进,武汉作为支点龙头,要在担当使命上打好头阵,做好示范。“锚定一个主攻方向,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是支点建设的行动路线,“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是步骤要求,2030年和2035年是关键时间表,我们要在推动支点建设成势见效、加快建成上展现龙头担当。

要在引领带动上当好龙头。龙头是“头”,要以头带身,以首带尾。武汉是中部重镇,城市体量上是超大城市,区域格局中是“老大哥”,经济发展上是主引擎,内陆开放中是强枢纽,文化旅游上是热门地,具有独特地位、独特势能和世界关注度。武汉当好支点龙头,就要以更高标准的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引领武汉都市圈一体化,推进“汉襄宜”协同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合作,更好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加快建成支点既是使命任务,也是发展机遇。武汉必能在做大、做强、塑重自身中当好支点龙头,也能在当好支点龙头中推动自身更大、更强、更重。

龙头奋力

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既是作用要求,也是状态要求。当龙头,须奋力。唯有奋力,才能当好支点龙头;唯有奋力,才能成为时代公认的龙头。

必须奋力转型闯关。当支点龙头首先是一个发展命题。新时代的中部地区崛起发展,与当年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相比,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大不相同,必须同时面对“赶”与“转”的双重任务。“赶”,就是赶超先进;“转”,就是转型发展。当好新时代支点建设的龙头,就要求武汉必须坚定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奋力转型闯关,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转型中提速、赶超、质变,并引领协同带动兄弟城市和区域共走发展新路。

必须奋力择高向上。任何时候都需要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在支点建设中则有明确的指向和要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我们打造两个高地、勇攀两座高峰,给我们提出了“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奋勇争先”“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等重要要求,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向何处攀高、怎样向上,更加明确了进一步提振什么样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省委部署支点建设,提出“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和“快于、好于、优于、强于”,既包含质的标准,也包含量的要求。武汉是英雄城市、国之重镇,从不甘居中游,在支点建设中更要攀高向上,用很高的追求、很高的标准做龙头。

必须奋力提升能力。我们是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语境中做支点龙头。今天的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业态日新月异,先进性、前沿性、颠覆性、未来性成为生产力发展跃升的基本特征。当龙头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党员干部的专业素质、专业本领是当好支点龙头的能力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追求,强化能力意识,练就过硬本领,使能力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成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抓发展的行家里手。

舞龙看龙头,看的是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作风干劲,看的是挥舞龙头的高度和力度。让我们激扬精气神,脚踏实地干,把龙头舞得更高更好。

(文字:长江日报评论员 制图:张莉)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十堰:打造“关键节点”,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
下一篇: 李殿勋在汉调研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