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富饶的富川大地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36亿元……”
2月15日来自阳新县统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
2024年
阳新县GDP536亿元,增长7.3%
而在2021年
阳新县GDP335.75亿元(含两镇地区)
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2023年,全县GDP494亿元
增长17%,增速全省第一
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536亿元
以7.3%的增速位列全省前茅
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位列第48
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
是阳新县以“工业强县”为核心
链式发展为路径
城乡融合为支撑的
强县工程战略的成功实践
“十四五”以来
阳新县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生态
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
横向融合多要素
区域协同联动等策略
成功将地方特色产业转化为经济增长引擎
并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
富池远大医药工业园
通过强链补链
该县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引入远大医药等武汉都市圈龙头企业
形成“研发-生产-物流”一体化链条
远大医药百亿项目建设工地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武汉都市圈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于2023年在富池镇投资5亿元,建设远大生科新建大健康营养品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2027年可实现年产值约4.5亿元,2030年可实现年产值约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达产后可年产6000多吨营养品膳食补充剂。该补充剂具有较好的溶水性和吸水性,能耐200℃以上的高温,具有减肥、抗疲劳等多种生理功效。
湖北远大生命科学技术责任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展示新产品
麻城石材产业链的“金石链”模式(整合开采、加工、贸易全链条)在阳新县“上演”。阳新县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机制砂生产线,年产能超1亿余吨,在长江流域为最大供应商。如今,该县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从矿石开采到成品运输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成本降低12%,能耗下降5.3%。
2024年
阳新县原材料产业集群
入选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产值贡献率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30%
时至今日,该县已形成
新材料、生命健康、品牌鞋业
三大主导产业集群
持续提升对劳动力的集聚能力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
阳新县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抓手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作为全省“双集中”试点县之一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
城东新区与城北工业园形成“产城融合带”
吸引10余万人口集聚
相关数据显示
从2014年到2023年
阳新县城常住人口增长了13.5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47.2%
2014年城镇化率为34.1%
2024年则达到了50.2%
提升了16个百分点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形成了“县域短板突围、城乡协同振兴”
的典型样本
天空之镜
随着人口的集聚,阳新县消费市场持续活跃。“荆楚购”等活动精彩纷呈,2024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全市第一。
仙岛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验收,天空之城入选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乡情韵阳新”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2024年“五一”期间,阳新各旅游景点人气爆棚,共接待游客约60.3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31亿元,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创假日旅游历史新高。
武阳高速通车基本实现“镇区15分钟上高速”。近年来,阳新县新建智慧停车场9个、充电桩200余个,借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兴国镇老城区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白沙、陶港等镇区。
武阳高速
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实践上,该县以发展“五个一”特色农业(一壶油、一片茶、一只屯鸟、一条鱼、一篮果)为指引,推动阳新柑桔、网湖鳙鱼进入盒马鲜生。“富川红”“阳新芽茶”荣获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会金奖,阳新屯鸟全产业链初步形成,获评全国品牌兴农典型案例。
另外,农村寄递物流实现327个行政村全覆盖。从仙岛湖畔到鄂赣边陲,和美乡村建设在富川大地遍地开花。
在产业升级上,阳新县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以阳新屯鸟产业链延伸为例,该县以阳新屯鸟、网湖鳙鱼等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构建“种养—加工—文旅”全链条。
“屯鸟”产业通过保种选育、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开发罐装汤品、卤制品等30余个产品。随着县、企、校合作加深,阳新屯鸟产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年加工产值可达2.2亿元,覆盖50余家养殖基地,带动就业3000余人。
阳新屯鸟养殖基地
在工业集群化发展上,阳新经济开发区聚焦生物医药、绿色建材等产业,吸引返乡企业家与武汉都市圈龙头企业入驻。
位于阳新城东的教育城,占地700余亩,总投资14亿元,新增1万余个学位,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公共服务。通过“富川英才”计划,该县引进高学历人才100余人。
“阳新鞋匠”是全省知名劳务品牌。近些年,阳新县吸引近近4万名“阳新鞋匠”返乡创业、就业,带动制鞋产业形成“五位一体”体系,获评“中部鞋都”、湖北省特色小镇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阳新县拥有制鞋相关企业680余家,年产各类鞋产品达4500万件。2024年,阳新县鞋产业总产值达35.13亿元,实现税收4500余万元。
众源鞋业生产车间
以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约束
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些年,阳新县通过创新驱动
逐步摆脱了“要素依赖”发展老路。
阳新经济开发区返乡创业园
平台建设多点开花
2023年8月,阳新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率洲管理区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县在提升农业基础科研能力、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方面有了新的“智囊团”。
该研究院将以湖北师范大学为技术支撑,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农业为宗旨,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农业发展现代化,推动阳新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阳新县已实现镇区科技特派员全覆盖。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20%。
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阳新县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筑垃圾处置中心投用,空气优良率居黄石首位;2023年,阳新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通过省级绿色复核,万元GDP能耗下降明显。
重大项目亮点频出
2023年8月8日,远大医药(阳新)投资100亿元的制剂项目落地阳新经济开发区,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延伸。
群山环抱的洋港镇生态优良
不久前,省经信厅公布2024年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名单,落户阳新经济开发区的湖北腾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荣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标志着我们在提升企业软实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有助于我们吸引优秀人才、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湖北腾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华说,数字化转型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目前,公司已成功实现了8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涵盖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
阳新境内大广高速与杭瑞高速互通
2024年
阳新县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
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
远大生科、恒驰电子、高能鹏富等16家企业
分别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国家级绿色工厂
省级创新型县通过验收
近年来
阳新县将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通过两轮“工业倍增计划”
实现产业能级跃迁
2023年
阳新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3亿元
同比增长102%
首次实现产值翻番
弘盛铜业
生物医药、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贡献显著,其中远大医药富池工业园、弘盛铜业等重大项目投产,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52.1%。这是阳新县首次实现首轮工业倍增。
2024年,阳新开启“工业二次倍增”工程,聚焦新材料、绿色建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重点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2024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该县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引,紧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服务模式,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筑牢基础。
阳新开发区
锚定“百强县”的阳新路径
在省市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
2024年,阳新县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深入推进强县工程
以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抓手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加快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
工业提质,启动“第二个倍增计划”,推动工业含金量(高技术占比)、含新量(数字化)、含绿量(低碳化)同步提升;
城乡融合,加快高铁片区建设,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开放协同,深化与武汉都市圈产业协作,力争2025年进出口额突破200亿元,巩固中部开放门户地位。
可喜的是,2024年,阳新县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0亿元,全省工业赛马制领跑区位居前列。
“阳新将坚定不移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实施工业千亿强县行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创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县。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上奋发有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阳新县委主要负责人说,以县域为突破口,通过“产业升级激活内生动力、城乡融合畅通要素循环、政策创新破除制度壁垒”,阳新县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全域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从“曾经落后”到“强势突围”
春日的阳光洒进城市、洒向村落
富川大地,未来可期
阳新七峰山
记者手记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从曾经的国贫县到2019年成功脱贫“摘帽”,阳新县用短短五年时间书写了县域经济逆袭的典范。其核心经验在于:以链式思维做强产业、以城乡融合夯实基础、以创新驱动突破瓶颈。
该县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生态,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实现三产融合、城乡协同和区域联动,纵向深耕,从种源到加工的全链条把控,提升附加值;横向融合,农业与文旅、科技、数字经济的多维嫁接;区域开放,借力都市圈资源,嵌入更大经济循环。
这一模式不仅推动GDP五年增长84%(从2019的290亿到2024年的536亿),更成为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这一“强县密码”不仅为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本,更成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严丽 易相志 明月新/文 熊科香/制图)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钟祥:向“新”笃行拼精彩 奋力夺取“开门红”
下一篇:
爱拼会赢,做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新当选的中国财政学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长彭程在介绍开发性PPP阶段性研...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资源和乡村资源,整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公园,已建成天城茅井养生小镇、铜钟野樱花天堂小...
咸宁市统计局梅志刚经过历年建设,全市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但工业发展还存在五个关键短板,必须通过转型...
记者: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建设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其中,壮大企业主体重点围绕两个方面着力,即在传统产业方面,要通过...
没有产业支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全生命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近年来,该乡始终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实施民宿青山行动,在幕阜山沿线、蔡墩片和环青山水库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带,带动民宿旅游遍地开花。
市领导杨良锋、吴刚、吴晓波、李丽、熊享涛,咸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福卿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