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7日电(记者龚联康)清明时节的湖北省秭归县,10万余亩生态茶园吐露新绿,茶农们十指翻飞采撷嫩芽,现代化加工车间飘出缕缕茶香。作为“中国丝绵茶之乡”,这片承载千年茶韵的土地正以“一片叶子”撬动三产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秭归县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在九畹丝绵茶基地采新茶。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摊青机匀速翻滚鲜叶,智能色选机精准分拣茶毫,新采的鲜叶经过逐级加工,化作清香扑鼻的成品茶……在秭归县九畹溪镇丝绵茶核心产区,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生产线高效运转。
“我们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周边5个村、800多户茶农签订合作协议,从种植到销售全程标准化管理。”公司负责人龚颖年说,统一技术指导、采摘标准、收购价格和利润分红,既保障了茶叶品质,又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产业化经营打破了传统小农生产桎梏。九畹溪镇峡口村茶农李家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自己种茶,采茶标准不一,卖给商贩常被压价。现在公司保底收购,每斤鲜叶价比市场高20元以上,年底还有分红,我家20亩茶园年收入超过10万元。”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带动合作农户年均增收20%以上。
工人在秭归县九畹丝绵茶加工车间对刚收购的鲜叶进行加工。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秭归丝绵茶因叶片柔软如丝、茶汤清润似棉得名,其种植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千年茶脉如何在新时代续写传奇?当地走出一条“守正创新”之路。
在九畹溪镇峡口村海拔800余米的丝绵茶茶园里,成行成列的茶树被修剪得恰到好处,圆润的树冠紧密相连,形成一道道流畅优美的曲线。“我们的明前茶芽头肥壮、氨基酸含量高,在早春茶市特别受欢迎。”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万祥说。
他告诉记者,在茶园种植基地,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农药,以实现茶叶的天然无污染,县里的农技专家通过手机App即可指导茶农精准施肥。同时,非遗制茶技艺被系统整理成标准化流程,老茶师带徒传艺,机械辅助生产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提升效率。
当地还“以茶为媒”,开辟出茶文旅融合新赛道。清明假期,前来游玩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跟随人群沿着茶山观光步道拾级而上,漫山遍野的青绿尽收眼底。山谷间,茶文化博览馆、制茶体验工坊、茶香民宿等新业态,有的在加紧建设、有的已经开张。在这里,游客既可体验“一芽一叶”的采摘之趣,还能亲手参与炒茶制作,品尝茶香腊肉、茶酥等创新美食。
目前,湖北秭归已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创新、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茶产业链。截至2024年底,秭归茶叶年产量9100余吨,综合产值18亿元,累计带动11万名群众增收。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枝江:以水产绿色圈养技术激活“水经济”
下一篇: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 | 东风腾跃
将新的经验与新的实践相结合,重大题材创作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至此, 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钢琴系列演出已经过半。
接下来,爱奇艺还将在暑期陆续推出类型丰富的作品,持续为观众带来高品质娱乐内容。
申纪兰形象出现在屏幕上,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价值。
“埃及人眼中的中国:‘一带一路’中埃陶瓷文化交融”讲座现场的瓷乐表演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从驼铃声声的丝路回响中走...
十一黄金周结束, 2023年电影国庆档正式落下帷幕,电影市场最终以总票房累计27.34亿收尾,超去年同期83%,总观影人次超6511....
王蒙徽(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来源:3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王蒙徽(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
尽管古时江夏郡的范围大于今天的江夏区,但江夏区位于江夏郡的核心区域,且一直坚持“江夏”这一名称,它自然就成了古江夏郡...
”奋战在库区环境监测一线二十余载的熊屹言语中流露出一份坚定。
长江穿过幽深奇绝的巫山峡谷,冲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在西陵峡口陡然变得开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