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减肥”热潮下,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的鱼也“卷出天际”。日前,武汉东西湖一养殖基地内,近万尾花鲢鱼在恒温清水中奋力游弋,通过“瘦身”褪去土腥和多余脂肪,实现身价“逆袭”。
4月8日,记者在养殖基地的大棚看到,巨大的养殖圆桶排列整齐,成群的花鲢鱼在桶内激起阵阵水花,犹如一个个“健身房”。工作人员将新收的鱼过秤分级,4.5斤以下的鱼,放到水流平缓的“美体班”圆桶;6斤以上的“超重鱼”,则放到水流湍急的“强化塑形班”圆桶。
棚内的智能水控系统,实时精准调节桶内水量、水温,以及自动换水,确保水温恒定在22-25℃的最佳区间,水体溶氧量始终维持标准数值。
记者观察到,花鲢鱼身上都似覆上了一层油光透亮的黑膜。该养殖基地负责人黄锦峰介绍,黑膜是健康代谢的标志,也是采购商辨识花鲢鱼品质的重要指标,而稳定良好的环境,则是黑膜形成的重要条件。
据介绍,收购的花鲢鱼运到基地后,会在清水中饲养20天左右,其间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让花鲢鱼通过游动锻炼肌肉、消耗体内脂肪、加强新陈代谢。“运动瘦身”后的花鲢鱼,肌肉更发达、脂肪分布更均匀、体内废弃物代谢更快,因而肉质更紧致滑爽,土腥味更少,也更加营养健康。
“‘运动瘦身’后的花鲢鱼在市场上更受青睐。”黄锦峰表示,目前市面上,普通花鲢鱼批发价5元/斤,而“瘦身鱼”配送价能达14元/斤,仍供不应求。2024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天都有2千斤左右的鲜活花鲢,从养殖基地发往武汉市内相关酒店和市场,月均销量保持在6万斤以上。
尽管集中养殖20余天增加了成本,但鱼肉品质的提升,也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养殖过程有效过滤了鱼身上的土腥味和有害物质,市场和消费者也愿意为健康买单。”黄锦峰认为。
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本地养鱼户的养殖热情。
在养殖户黄保新的鱼塘内,起网机正将养殖的花鲢鱼分拣装车。2024年,他一共向该养殖供应了3万余斤花鲢鱼。“以前花鲢都是鱼塘里套养的‘配角’,没想到减个肥后,反而成了‘钱袋子’。”黄保新表示,看好当前市场行情,计划今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据了解,该养殖基地采购的花鲢鱼,基本来自东西湖本地鱼塘。目前,基地每4-5天都会收购一次花鲢鱼,单次收鱼1万斤左右。2024年3月至今,已累计收购约100万斤。
黄锦峰表示,养殖基地将深化与本地养殖户的合作,逐步把养殖桶从16个增加至32个,年产量目标突破200万斤,让更多市民体验到东西湖“瘦身”花鲢的鲜美,“实现养鱼户和公司获益、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共赢。”
报道支持: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东山街道办事处
文、图、视频:徐佳宝
通讯员:赵阳 王宇鹏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宁咸安:四月春如海 蜂农逐金浪
下一篇:
焕新、上新、创新,襄阳春季文旅市场“新”字打头欣欣向荣!
同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为客户提供管理输出、智慧园区、智慧仓配等“一站式”协同服务。
据气象预报, 2月1日至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将出现今冬最强大范围寒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S8关豹高速:江夏段。
临空港智能汽车小镇位于东西湖区径河街临空港大道以西、三店西路以北智雅路上,总用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程统通讯员阮巧如)5月15日晚,京港澳高速1234KM处京珠向发生一起追尾事故,民警赶紧赶赴现场处置。...
7月29日从武汉市气象局获悉,预计本周高温唱主旋律,不过午后常有阵性降水,建议出门随身携带一把晴雨伞。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李星通讯员董静“我什么都不靠,就靠自己的双手,这样过日子高兴、踏实......”5月10日上午,咸安区汀...
在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园区, 1个跨境电商退货包裹在武汉海关所属汉口海关退货监管仓完成远程监管,返回商家保税仓库。
9月10日上午 10:07,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园区内,一架搭载着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香薰蜡烛小号”的无人机腾空而起,以2...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鲁芳通讯员方莎莎)5月30日,农行咸安支行成功发放首批惠农E贷自主创新产品—“猪事顺利”养殖贷30...
25日,崇阳县青山镇三文鱼养殖基地,市水产专家在为养殖户讲解技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袁灿通讯员喻建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