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总量跃居全国第六。这一突破折射出区域经济布局中“中部力量”的强势崛起,为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颇具荆楚特色的鲜活样本。
湖北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从2023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办法》到2024年《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湖北大力破解民营企业创新难、融资难、引才用工难、中标难、回款难等发展难题,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构建起“精准滴灌”式的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民间投资增长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加速转型激活全省民营经济的“一池春水”。
湖北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的深度布局。2024年,全省民营企业在北斗产业、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五大优势领域的研发投入指数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在五大优势产业中,涌动着540家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省2万多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41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研发投入千强榜,创新浓度位居中部榜首,推动湖北向“智造高地”加速迈进,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占据先机。
湖北民营经济的腾飞,得益于楚商人才的回归创业。龙头企业以“中部领跑”姿态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全省连续四年新增民营经济主体百万以上的背后,是“招商引资+人才回流”双管齐下的生动演绎。“楚商+校友”“楚商+产业链”的融合,精准对接楚商回乡需求,搭建起政企对话、产业链协同的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湖北科教大省优势,让楚天英才智汇荆楚。
民营经济是环境经济,阳光雨露般的营商环境才能培育出民营经济热带雨林。湖北通过“放管服”改革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政治生态,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创新激励,用真金白银的纾困政策化解企业急难。在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帮扶行动的叠加效应下,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信心不断增强,“投资湖北”正成为民营企业家的战略共识。
湖北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大省形象的具象化。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民营经济必定能向阳而生、由木成林,荆楚大地也必将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展身手的最好舞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诺(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省委书记点赞!从这些企业家看湖北民营企业精气神
下一篇:
划重点丨湖北力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强报道:7月16日,全市农业抗灾夺丰收、水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研讨暨“515”行动观摩培训活动在通城县举行。...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镇强报道:7月16日,我市出台《咸宁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聚焦电子信息...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强)7月16日,全市农业抗灾夺丰收、水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研讨暨“515”行动观摩培训活动在通城县举行。随后...
日前,我市出台《咸宁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链、机电制造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通讯员曹加芬报道:为推动全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落实落细,省经信厅日前发布了全省16条制造业...
咸宁网讯记者李嘉、通讯员李刚报道:11月10日,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刘复兴出席会议并讲话。产业链链...
咸宁网讯记者李嘉、通讯员王程海报道:11月12日,继全省茶产业链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召开电视电话会,安排部署我市茶产...
一起向未来,奋斗正当时。1月10日,市委书记孟祥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带领市拉练检查团,到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崇阳...
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报道:3月22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茶产业链链长徐小兵带队赴赤壁市调研茶产业链建设发展情况,实地察...
调研阶段,徐小兵一行先后前往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羊楼洞茶场益阳桥分场基地,听取企业经营发展,茶树种植基地生产及茶旅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