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湖北牢记殷殷嘱托,锚定“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力培育万亿级文旅支柱产业。
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开幕,以大好山水为笔,以荆楚文化为墨,集结世界目光,共赴“诗和远方”的约定。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强调
极目楚天,大江辽阔,千年文脉在荆楚大地持续流淌。
文物如书,诉说岁月传奇。曾侯乙编钟的青铜回响,穿越两千余年依然清越;越王勾践剑历经2500载寒光不泯,折射出春秋时期匠心的极致。“郧县人”头骨化石定格百万年前人类进化密码,而虎座鸟架鼓上昂首的凤鸟,则托起楚人浪漫的想象。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随州曾侯乙编钟文献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云梦县博物馆凝视“中国最早的家书”时说:“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荆楚先人将智慧镌刻于器物,而今人则通过科技赋能,让“竹简说话”,沉浸式体验让历史触手可及。
2025年一季度,云梦县博物馆接待游客28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6倍。
诗词为媒,传唱荆山楚水。李白笔下的“江城”武汉,因黄鹤楼的诗韵流传千古;孟浩然在襄阳山水间写下“夜来风雨声”,让故土情怀与山水清音共鸣。屈原的《离骚》《天问》,皆在江河烟波中沉淀为千古绝唱。
精神永续,烛照复兴长路。荆楚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是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梁启超先生曾指出,“湖北因地处南北要冲,为中国枢纽,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之地位,不特为长江文化之主,而且为融合二源文化媒介。”(注: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向分二源,即黄河与长江两大源流。)
荆楚文化,是青铜鼎彝上的饕餮纹,是长江浪涛里的渔歌调,更是刻进民族血脉的精神密码。
它告诉我们:文明从未断流,传承永不止息。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
荆楚大地,山水形胜,物阜民丰,历史绵长。
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今年3月,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向世界发出诗意邀约:到湖北纵览神农秘境、武当神韵、三峡壮美,领略文武赤壁、白云黄鹤、铁血红安……
这个“五一”假期,“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赤黄红”荆风楚韵文化旅游线路推出门票优惠、节庆活动,叠加全省2000余场文旅展演,预计客流将迎来高峰。
湖北,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其山水之美、人文之胜正因文旅融合的催化和重构,持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从年初至今,湖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软实力”彰显“硬支撑”——
神农架大九湖
蛇年春晚,武汉首次作为分会场,8分钟亮相惊艳全球,旅游搜索量暴增1160%;三月樱花季,入境团队达683个,2.1万海外游客乘高铁入鄂;宜昌、十堰、神农架“抱团”发展,联合打造“神武峡”国际黄金旅游线路,神农架“1元门票”引客如潮……从都市霓虹到山水秘境,从红色记忆到民俗体验,湖北以万千姿态,诚邀四海共赏芳华。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湖北还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将文旅产业作为支点建设的“七大战略”之一,以“特色化、精品化”为原则,推动“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做美“点”、串好“线”、形成“片”,打造“荆楚文化走廊”,正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关键一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关联110个行业,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放大效应。2024年,湖北接待游客量达8.6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737.92亿元,关键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
当“汉马”遇上“樱花季”,拉动经济超过3亿元规模
即将到来的“五一”长假,湖北将有一大批场景创新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开放迎宾,从新开的湖北博物馆“穿越青铜纪”VR剧场、辛亥革命博物院《穿越·汉阳兵工厂》到经典的武汉“夜上黄鹤楼”光影秀,从孝感祥云湾戏曲园到恩施仙山贡水全县域沉浸式夜游,从荆门圣境山低飞体验到松滋洈水风景区飞驰越野,最后落地神农架木鱼镇、武当太极湖等高品质民宿集群,营造出独特湖北特色的场景体验。
携程数据显示,这个“五一”假期,湖北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4%,其中武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0%,增速领跑中部地区。锚定“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一幅“八方宾客聚荆楚,全域盛景入画来”的壮美画卷正加速铺展。
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湖北坐拥世界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5A级旅游景区16处。
拥有世界级的文旅资源,“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题眼在于“世界”。
湖北如何打造“国际范”?
首先,要让人们真正“爱上”这里。
来自美国的杰克道长,用他15年的“武当生涯”证明了这一点。
出于从小对中国功夫的热爱,2010年,年仅20岁、只会说“武当山”三个字的杰克只身一人来到湖北武当山学习武术。为了能永久留在中国,去年,杰克申请了中国五星卡,经过七八个月的审批,今天这张卡终于到了杰克手中。“我离不开武当山,我去哪儿都代表着武当山,我觉得我会一直在这里,为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表示。
如今,太极拳已风靡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约3万名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武当山“学功夫”。
其次,要把品牌以及名声打出去。
2024年10月,知音湖北·2024全球旅行商大会在湖北十堰召开。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和国内重点城市的旅行商等共计300余人参会
近年来,“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的品牌口号,通过全球旅行商大会、长江文化艺术季等活动走向世界。3月以来,“知音湖北 大美长江”欧洲路演先后走进德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推介“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赛博武汉、长江黄金旅游带、荆楚文化、恩施世界地质公园等湖北国际旅游名片,受到商家青睐。
同时,要擦亮“一架通达的桥”金字招牌,让“湖北行”更加便利。
武汉与香港的直达高铁开通,让白云黄鹤与维港夜景实现半日切换。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客货双枢纽打通内陆开放空中出海口。而为了让游客在边“打卡”边“刷卡”的过程中既玩得高兴又购得舒心,湖北还针对入境游客率先推行“过境免签+多语种支付”服务,在机场、景区配备双语导览和外汇兑换点。2024年湖北入境游人次同比增长45%,国际游客人均消费超5000元。
“国内游客激增,入境游也在持续增长。”湖北峡州国旅宜昌公司总经理颜旭东透露,“五一”期间,公司每天至少一架包机搭载着东南亚游客飞抵湖北,然后前往宜昌、十堰、神农架、恩施等地游玩。“国外游客对湖北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行程里特意加入了土家摆手舞、恩施摔碗酒等民俗体验。”
4月24日,在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战略咨询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德村志成接受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文旅高质量发展应该关注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好一定会感动人心,让人回忆、回味、回头。
从随州编钟的“世界记忆”到武当山的“功夫传承”,从云梦简牍的“数字新生”到神农架的“生态诗篇”,荆楚大地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文旅实践和开放的文化胸怀,书写着新时代的“诗和远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荆楚儿女正用行动践行这一嘱托,让荆楚文化在传承中焕新,在交流中远播,在发展中永葆生机!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今日开幕!“五个一”带你领略湖北之美
新华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郝薇薇)9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并对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13日中午,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总书记先后到...
据新华社合肥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李宣良、王经国、王玉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从人民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李忠发、郝亚琳)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李忠发)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刘华)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双方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推进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