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4月24日下午,武汉江汉路咸安坊四楼的左邻右社相声剧场内笑声不断,一对年轻演员正用武汉方言吐槽父母唠叨的日常,台下百余个位子座无虚席,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由“90后”“00后”担纲,平均年龄26岁的相声社,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从每周一场的租场演出,到自有剧场、年演出超500场的跨越。
近几年,各类相声社、脱口秀俱乐部等剧场在武汉商圈、高校附近遍地开花,花两杯奶茶的钱,就能在喜剧的爆梗中笑到捧腹,又或是在沉浸式剧场即兴互动成为“戏中人”,“轻量化”的情绪体验,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茶余饭后的消遣。
汉派喜剧从传统曲艺中发芽
“会跳迪斯科的客栈老板女儿,爱唱rap的东厂公公,一言不合就打快板的武林人士,都大大颠覆了我对传统武侠人物的刻板印象,全程都是笑点。”
去年底,武汉说唱团首次推出小剧场沉浸式喜剧《风声鹤“立”》,深受年轻观众追捧。在剧中,不少曲艺元素为剧集的精彩输出锦上添花,并巧妙地将方言、快板设计到对话场景中,增添不少网络段子、饶舌说唱等笑点,贴合当下“90后”“00后”的喜好。
“十几年前,武汉人爱听评书、相声、打大鼓,传统曲艺表演曾风靡一时。那时候,一人、一桌、一个惊堂木就开演,台下观众边听边嗑瓜子,几块钱就能乐和一下午。”在武汉说唱团资深演员李聪看来,如今流行的脱口秀、相声、单口喜剧,实质是传统曲艺形式的时代演变。
这不是简单的娱乐替代,而是情绪价值的场景革命。“剧场消费的主力人群变成‘90后’,年轻人从小在网络环境中浸泡,他们爱听流行梗,喜欢快节奏的剧情、活泼生动的演员、贴近性的话题,所以曲艺表演创新也要迎合观众的情绪需求。”
武汉本地脱口秀、相声俱乐部,都在积极尝试将本土曲艺文化融入现代表达。左邻右社相声社以新汉派相声为主打,改变陈旧的语言和表演方式,将湖北方言与网络热梗结合,比如用“三翻四抖”演绎过马路的心理变化,把传统报幕改成脱口秀式互动,甚至让观众“沉浸式捧哏”。
“观众的口味在变,相声艺术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如大火的德云社相声,除了重视绕口令、数来宝等传统相声功底,也融入了小品、话剧、歌曲演唱、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左邻右社相声社创始人钟豪说,“喜剧的本质是情绪消费,要让观众笑,就要适应现代语言艺术审美,找到与观众共鸣的点,才能持续收获笑声。”
“商圈+剧场”模式让看喜剧就像逛街
“我是小剧场的熟客,只要周末出来逛街,一般都会看一场,相声、脱口秀都爱看。”“90后”武汉姑娘小玉说,“看喜剧特别解压,很多生活中难以启齿的痛点,比如职场内卷、奇葩相亲等,经由段子的幽默表达出来,有种被治愈的快乐。”
近几年,武汉各类相声社、脱口秀俱乐部等喜剧剧场在商圈遍地开花,“商圈+剧场”模式,让看喜剧演出就像逛街一样自然。
“2021年成立之初,我们在湖北剧院的小剧场租场演出,平均每周一场,难有利润。”钟豪说,“次年,在有一定演出质量的基础后,我们便搬到江汉路咸安坊,在此常年驻演。小剧场很依赖商圈的便利和自有平台,这能降低获客成本。”
除了商圈自带的流量,左邻右社八成以上的新客都是通过短视频而来。钟豪介绍,线上视频和线下演出已形成互补关系,左邻右社抖音账号有超13万粉丝,各种演出视频共获点赞103万,通过短视频实现了地域影响力的破圈。
如今,左邻右社咸安坊剧场每周有7至8场演出,单场票价在100元左右,可容纳130名观众,假期上座率稳定在80%。
“我们年票房在200万元左右,近几年趋于稳定,更多新增利润在于演员IP成熟后,商演客单价的上涨。”钟豪说。
当传统剧院还在纠结上座率时,新兴喜剧剧场已经构建出“15分钟快乐圈”,用百元票价,精准收割年轻人的碎片化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各类脱口秀、相声等喜剧团队俱乐部20余家,主要分布于汉口商圈、高校等年轻人聚集地。每到周末,一幢商场里的几个剧场同时开演,成百上千的观众聚集在一起,连周边的餐饮店都变得一座难求。
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
“一分钟就要有3个笑点,上台后30秒不能逗笑观众,演出者就会有压力。”开饭喜剧演员大Z说,“现在观众需要及时的感官刺激,更喜欢笑点密集、短平快的段子。”
开饭喜剧签约有20余位演员,年龄在18岁至35岁之间,大部分是律师、创业者等来自其它领域的兼职演员。
不断涌现的优秀新人演员,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我的段子创作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将自己对世界的观点、感受以调侃的形式表达,在逗笑别人的过程中,也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化解掉。”大Z原本是互联网从业者,被裁员后一头扎进单口喜剧的世界,“只要你认真创作,观众就会给你反馈,工作很有成就感。”
“其实真正的脱口秀演员门槛很高,既要有话题敏感度,也要有即兴接梗的能力,还要有持续创作的能力,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开饭喜剧相关负责人说,“培养招募喜剧演员的渠道主要通过开放麦演出,每年报名开放麦演出的素人有数百名,但是真正坚持3场以上表演的只有5%左右。”
喜剧的另一痛点是如何把握言语的尺度和边界。素描喜剧(Sketch)和脱口秀的共同特色之一是讽刺和“冒犯”。哪些现象应该讽刺,哪些人群不适合“冒犯”,都曾引发过舆论争议并触发行业危机。
“前几年,线上喜剧类综艺节目大爆,带动线下剧场演出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也冒出过一些低俗演出。如今,观众的审美逐步提高,喜剧行业也正在经历内容升级战。”开饭喜剧相关负责人说,喜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抚慰自我,共情他人,这既需要喜剧向更宽的领域探索,也要守好表达的边界,规避道德风险。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中通快递集团华中总部基地落户葛店 将建设空地一体无人物流中心
下一篇:
门票花费1元就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 宜昌连开演唱会掘金“流动的GDP”
29日,优酷港剧场发布“煲剧节”主KV及片单,正式拉开煲剧节序幕。
11月12日,演了十四年仍热度不减的北京人艺话剧《关系》首次迎来剧场“升级”——从原来的小剧场移师到曹禺剧场的舞台。
环境式悬疑剧场《朱莉小姐》开启繁星戏剧村“演艺新空间集群”时代篇章,开心麻花环境式悬疑音乐剧《迷雾山庄》、惊悚爆笑戏...
试运营推出“医学胜利三部曲”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下设独立完整的创作团队、艺术管理团队、艺术科技团队,自有演员队伍与室...
今年春节档“热辣”的不止电影与剧集,还有微短剧市场。
2020年,国产悬疑剧的“存在感”成为最被热议的行业现象,不仅数量空前、质量大幅提升,而且“悬疑+”的各种拓展给整个行业带...
电影戏剧生活是共通的在陈建斌上一部导演作品《一个勺子》中,主人公“拉条子”是一个有点傻气的角色。另一边还要调和妻子金...
不久前, 《狂飙》《三体》《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平》剧)三剧齐驱,燃动2023年国产剧热潮,体裁、风格各有千秋,现实...
以戏通心,以文搭台,以艺塑魂,从佳作“集散地”到精品“孵化器”,北京作为首都,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机会走入剧场观看演出,儿童剧已经成为当代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剧演出市场也成为新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