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易飞 何述锋
“湖北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重地,工业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科创资源富集,要素支撑有力。”5月12日,省经信厅党组书记朱万奎表示,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是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我省加快建成支点、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全省经信系统要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工作标杆,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担当更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三线并进”推动产业转型
问:围绕《行动方案》,湖北将开展“七大行动”,排在首位的就是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请问湖北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我们将锚定目标任务,以“三线并进”推动产业转型,以链群协同壮大产业集群,以企业雁阵夯实产业基石,实现产业能级跃升。下一步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好汽车、化工、钢铁产业转型“三大战役”;加力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政策,接力实施纺织、食品、建材产业转型新“三大战役”。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持续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建设全国一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时空智能、深空深海深地、农业微生物与生物育种等加速形成产业规模,加快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四是促进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实施武汉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年行动,推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母机等产业集群迈上世界级。聚焦动力电池、现代化工等优势领域,奋力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五是打造企业雁阵梯队。我们正在制定加快打造制造业企业雁阵梯队实施方案,到2030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300家。
打造科产融合“湖北样板”
问:《行动方案》提到的“七大行动”涵盖多个领域,其中科产融合领航行动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请问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如何突破?
答: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我们“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我们将着力破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体制机制“堵点卡点”,积极创建全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科产融合“湖北样板”。下一步将重点实施四大举措:
一是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集群,聚焦光电子信息、北斗等领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重大需求分析,支持骨干企业、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等联合开展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等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力争形成一批“首款首次首创”标志性成果。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们将支持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的协同创新联合体,更大力度推广“科技副总”,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三是持续做强产业创新平台。我们将更大力度构建产业创新矩阵,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提质增效、湖北实验室扩容提档,持续做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信息光电子等“国字号”产业平台建设,推动省级创新平台提档升级。更大力度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做强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创企业孵化器等关键支撑。
四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我们将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持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关键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加快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问: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愿转的痛点。《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实数融合赋能行动,以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请问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湖北将如何破题?
答:近年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企业面临的痛难点。我们将坚持“点线面”一体发力,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突出“点”上靶向施策,推动分类转型。向小微企业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软硬件一体化改造,推动“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和高价值集成应用创新,打造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二是突出“线”上强链提能,推动链式转型。开展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支持东风公司、华工科技、兴发集团等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深度参与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面向细分行业梳理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及要素清单,面向中小企业推广行业共性数字化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升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
三是突出“面”上集群聚集,推动协同转型。支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高新区等建设或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标准化、模块化、解耦化的数字工具与服务,打造贯通工具链、数据链、模型链的数字底座。鼓励各地探索分行业分领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创新办法突破工作瓶颈
问:省经信厅作为产业倍增战略的牵头部门,将从哪些方面着力落实?
答:省经信厅将切实扛起牵头之责,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紧密协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以系统思维周密组织实施。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战略思维,建立和完善产业倍增战略行动专项工作机制,协同解决重大问题,协调督办重大事项,确保“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二是以全局观念统筹资源配置。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的全过程,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在政策措施上求集成,谋划更多务实支持政策,推动全省产业发展跨越突破、全面提升。
三是以创新办法突破工作瓶颈。结合国家战略导向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谋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制造业企业雁阵梯队培育、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创新举措,为全国探路。
四是以效果导向构建落实闭环。围绕方案确定的集群分工、任务清单、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和职责分工,会同各地各部门“闭环”推进,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实落细。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日在鄂开幕 全球嘉宾为何如此期待这场大会
下一篇:
专访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朱万奎:乘势突破 湖北聚力实施产业倍增
咸宁网讯记者周阳、通讯员胡炜光报道:日前,市经信局(市减负办)组织召开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近日,工信部对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进行公示,我市有1家企业入围。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与各类综合平台及专...
2022年8月5日,由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创客中国”湖北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咸宁预选赛在光谷...
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已推荐29家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到省经信厅备案,计划从中择优选取12家企业申报第五批省级专精特新...
市经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对重点企业做好跟踪辅导,鼓励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023...
截至目前,咸安区政府采购项目62个,总金额9693.39万元,其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数量50个,采购金额7611.32万元,面向中小企业...
省经信厅表示,获得“湖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要继续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创专精特新中...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皮道琦、通讯员章丽芬报道:2月20日至21日,嘉鱼县科经局组织专班前往顺越机电、山虎涂料、希普生物等企业进...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徐辉煌、施旸报道:近日,省经信厅发布第六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我市湖北瀛通电子有限公...
近年来,市经信局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牢牢抓在手里,指派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