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武汉儿童医院,医务人员为小朋友贴“三伏贴”。当日是入伏第一天,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该院,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刘迅摄
湖北省中医院贴伏现场 通讯员傅坚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郑晶晶 刘迅 王晨曦 彭影
7月20日,武汉高温橙色预警下,比烈日更火热的是市民对“冬病夏治”的热情。头伏首日,恰逢周末,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等,“冬病夏治”现场火爆异常。从早上6时排队的老人到年龄最小才8个月的婴儿,从冰饮不离手的白领到带娃调理的宝妈,数万市民借着伏天最盛的阳气,用三伏贴、三伏灸等中医智慧给身体“充电”。
6时许首贴出炉
多家医院热力爆表
“早上6时刚过,就有患者在门口等候了!”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张雪荣介绍,不到8时,儿科诊室便挤满了人。
作为冬病夏治的“金字招牌”,湖北省中医院今年热度再创新高。据了解,清晨6时许,该院医务人员就早早到岗,将药材和敷贴用品摆好,准备迎接第一批患者。
上午7时许,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北湖院区门诊大厅排起长龙,康复医学科、骨科等十余个科室联合开展义诊。71岁的王婆婆说:“我有骨关节炎,每年都来贴敷,贴了之后感觉整个人轻松多了,膝盖这几年都没有复发性疼痛了。”
武汉市中医医院的诊室里,耳鼻咽喉科医生给过敏性鼻炎患者付先生(化姓)贴鼻炎贴。付先生是该院三伏贴忠实粉丝。“以前鼻痒、打喷嚏到睡不着,贴了几年三伏贴,症状明显好转。”他说,现在公司的年轻同事一到伏天就问他“在哪贴的”,“大家都开始重视传统养生了。”
截至当日下午5时许,各医院的贴敷数据陆续出炉:湖北省中医院超1.5万人次,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超3400人次,武汉市第六医院超3000人次……武汉市中医医院的非遗黑膏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多科义诊、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和康复医学科的义诊、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的“贴推组合”等,受到市民追捧。
儿童成贴敷主力
8个月宝宝来赶场
在各家医院的敷贴现场,儿童成为绝对主力。
当天上午7时许,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香港路院区4楼就成了“育儿专场”,家长在候诊区排起长队,医护人员首次安排养生茶饮试喝:“刚熬的,给娃解解暑!”
7岁的乐乐被妈妈第一次带来敷贴,他是过敏体质,换季就会鼻炎发作。“身边好多宝妈带娃来贴,症状缓解了很多。”妈妈看着医生在乐乐背上贴了7个穴位,“大椎、肺俞……医生说坚持贴敷,能帮他改善症状。”
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当天还迎来最小的贴敷者——8个月大的宝宝。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熊小丽介绍,该院贴敷药膏新鲜熬制,针对儿童采用天然辛温的中药制剂,比成人的温和多了,适合贴敷的最低月龄可到6个月。
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儿童康复科内,家长们带着孩子穿梭其中,不少孩子还选择了与三伏贴相配合的三伏推,期望为健康加上“双重保险”。主管治疗师王佳佳表示,三伏天推拿可借天时激发人体阳气,促进骨骼生长,尤其对食欲差、易积食的儿童效果显著。
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按年龄规定了贴敷时长:6岁以上每次2至3小时,3岁到6岁每次1至2小时,2岁到3岁每次不超过1小时,6个月到2岁每次不超过45分钟。
年轻人占比攀升
三伏灸专治现代病
“趴在床上闻着艾草香,想把熬夜的亏空补回来了。”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针灸科诊室里,32 岁的王先生说,“平时爱熬夜、喝冰咖啡,总觉得没精神,听说三伏灸能调体质,特意来试试。”
他的情况并非个例。今年冬病夏治的人群中,年轻人占比明显上升。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张婷介绍:“以前是以老年人为主,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有个通病:爱熬夜、贪冷饮。”这类人群要么一吃凉的就腹泻,要么体重超标,本质上是脾阳虚、寒湿重。“三伏灸就是针对脾胃虚寒、肾阳虚的,对这些‘现代生活病’特别有效。”张婷说。
武汉市第六医院中医科负责人魏仁贤介绍,从贴敷人群看,以前三伏贴更多集中在中老年人、儿童群体,现在年轻人占比越来越高。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在身体调养方面也有了更高需求,包括选择中医调理、膏滋、中医代茶饮等,这些现象反映出祖国传统医学正被广泛接受,令人欣喜。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患者队伍里,33岁的周先生捂着鼻子打喷嚏:“遗传性过敏性鼻炎,感冒后堵得喘不上气,听说三伏天贴敷能调理,就赶紧赶来医院试试。”旁边33岁的秦先生是第五年打卡:“常年伏案颈椎疼,贴了几年没再犯。现在同事都跟着我来,说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投资’。”
错过头伏别着急
三伏天里均可贴
“没赶上头伏第一天,是不是就错过了?”不少市民盯着日历犯愁。专家们的答案很统一:“整个三伏天都有效,不用扎堆。”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韦丹解释:“今年伏天30天,7月20日到8月18日都能贴,三次治疗间隔5至7天就行。”她说。
武汉市第六医院推出“预约分流”服务,个人和团体都能约。“哪怕是末伏来,只要按疗程贴,也能抓住机会。”该院中医科负责人魏仁贤说,该院还有上门贴敷小分队,服务行动不便的特殊患者。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连续18年开展“冬病夏治”。该院副主任医师陶燕强调“坚持的力量”:“最好连续贴3年。像骨关节炎、哮喘等慢性病,得慢慢调。我们坚持‘一人一方’,根据每年的体质调整穴位,效果更稳。”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洪湖赤卫队》4K高清版 即将与观众见面
下一篇:
求职创业可享7至15天免费住宿 湖北全链条支持高校毕业生留得住发展好
在继承祖传疗法的基础上,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根据祖传马钱子秘方研制出的“风湿痹痛丸”已成为咸宁麻塘风湿医院治...
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近日联合制定《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强调...
“肥胖和失眠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中西医结合干预具有独特优势。在265家医疗机构建立失眠中西医结合监测点,逐层试点推广。
咸宁网讯记者杜培清报道: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21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
据了解,该院将突出“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和应用传统中医药”特色,不断增强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多发病常见病和职业病诊治能...
咸宁网讯(通讯员吴雷杜关霞)日前,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到通城,就县中医医院、隽水镇卫生院对口帮...
据悉,此次双方的携手合作,将在研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着力在咸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区域...
该新院位于嫦娥大道西侧,外观造型以“萌芽新绿方便为怀惠泽妇婴”为蕴意,设置床位300张,突出妇幼专科特色,业务功能布局秉...
咸宁网讯(记者 刘会文 通讯员王一晴)11月4日,咸宁和济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博士团队专程来到通山县光荣院,为30多位老人提...
2024年12月31日, ,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省已建设了80个尘肺病康复站点(康复站、康复点分别为64个、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