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向相辉 杨昊
8月4日,来凤县大河镇大红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宗树的手机收到一条提示:“请及时填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台账。”他随即打开来凤县“只报一次”管理平台,一番操作后,不到一分钟便完成信息一键生成与上报。
“这项信息每月填报一次,过去需要反复填写的内容,如今系统会自动关联带出,只需核对补充特定字段就行。” 杨宗树说。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来凤县聚焦基层报表数量多、频次高、系统杂、重复报等问题,推进数据“只报一次”改革。通过开展报表清理压减、规范运行流程、创新系统建设、赋能数据应用等一系列工作,将县直单位要求乡镇、村(社区)上报的124张表格,以及乡镇需向县直部门报送的258张表格,经去重合并、比对核查后,从初步整合的190张压减至73张,压减率超60%。
“减的是报表数量,通的是数据流转。”来凤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陈阳介绍,该县以数字乡村平台为载体,将报表涵盖的2405万余项数据分级分类存储至平台基础数据库。当县直部门需要相关报表时,只需输入需求信息,系统便能自动生成相关报表,实现从“找基层要报表”到“在系统中取数据”的转变。平台还上线AI机器人,推动数据自动填充,避免重复填报;推出“数据百事通”,方便网格员、村干部等灵活调取数据,生成个性化报表。
效率提升体现在民生服务中。“以前村民办理高龄补贴得自己申请,有些老人可能不了解政策,或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容易出现漏办情况。”大河镇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辉表示,如今平台已接入村(社区)基础数据,当村民年龄接近80岁时,系统会自动提前一个月发出提醒。村(社区)工作人员看到提醒后,会主动联系村民,村民只需通过手机上传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照片,就能在线完成办理。
数据还成为发现问题的“线索”。前不久,杨宗树在填报村里生猪养殖数据时,发现村民林世俊家的生猪较之前少了8头。
“现在还没到出栏时间,而且价格也处于低位,怎么会少了呢?”带着疑问,杨宗树拨通林世俊的电话,得知对方突发心脏病,需到武汉做心脏搭桥手术,为筹集手术费才卖掉8头生猪。随即,杨宗树向林世俊详细介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并提醒他保存好相关资料。
“如今,基层只需在日常巡查中维护好数字台账就行。”陈阳表示,改革实施以来,来凤县基层报表填报时间平均缩短65%,数据差错率下降42%,部门数据共享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
通过探索,来凤县建立数据准入退出和清单管理机制:新增报表须经县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后,纳入清单;取消报表数据,则需由相关部门按程序备案,从清单中移除;相关县直部门仅能管理本部门数据,确需查看其他部门数据的,须由本部门发起数据共享申请,经对方同意后方可查看,以此确保数据安全。
目前,恩施州在复制推广来凤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全域推进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通过厘清基层报表底数,精简整合填报事项,着力破解基层报表数量多、重复报的问题,让基层工作者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长江评论:既要有“金刚石”的信仰 也要有“金刚钻”的本领
下一篇:
飞虎情谊八十载,代代相传向未来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瑞豪报道:“登记本上最后一次记录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时间停留在2021年1月5日, 2-9月的情况如何,为什么没...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锦阳、沈忱、金光、王芳芳、通讯员黄振、陈地牡报道: 11月24日—27日,县长杭莺到金塘镇、农口线、卫...
咸宁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锦阳、沈忱、金光、王芳芳、通讯员黄振、陈地牡报道: 11月24日—27日,县长杭莺到金塘镇、农口线、卫...
4月30日,通城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县直部门及乡镇共1000余人开展“碧水蓝天”千人洁河行动,清理整治菖蒲港河。通过开展活动...
日前,通山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首批招商引资“红黑榜”,大畈镇、县经济开发区等10家单位登上红榜,杨芳林乡、县林业...
咸宁网讯:9月22号,嘉鱼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嘉鱼县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永,副县长范威...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宏宇、通讯员张伟、周娴静报道:近日,嘉鱼县深入开展乡镇领导班子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绩考核,为换届中...
今年来,嘉鱼县深入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推进“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计划,先后选派24名年轻干部组建了8个招商小分队开展驻...
咸宁网讯记者阮智愚、王麒报道:7月7日,记者走进嘉鱼县簰洲粮库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中心,看到铲车将砂石投入到应急砂石打包模...
领导干部把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实,就能筑牢干事创业的群众根基,再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再大的风险也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