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从258张到73张,来凤推进基层报表“只报一次”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5-08-08 15:05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向相辉 杨昊

8月4日,来凤县大河镇大红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宗树的手机收到一条提示:“请及时填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台账。”他随即打开来凤县“只报一次”管理平台,一番操作后,不到一分钟便完成信息一键生成与上报。

“这项信息每月填报一次,过去需要反复填写的内容,如今系统会自动关联带出,只需核对补充特定字段就行。” 杨宗树说。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来凤县聚焦基层报表数量多、频次高、系统杂、重复报等问题,推进数据“只报一次”改革。通过开展报表清理压减、规范运行流程、创新系统建设、赋能数据应用等一系列工作,将县直单位要求乡镇、村(社区)上报的124张表格,以及乡镇需向县直部门报送的258张表格,经去重合并、比对核查后,从初步整合的190张压减至73张,压减率超60%。

“减的是报表数量,通的是数据流转。”来凤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陈阳介绍,该县以数字乡村平台为载体,将报表涵盖的2405万余项数据分级分类存储至平台基础数据库。当县直部门需要相关报表时,只需输入需求信息,系统便能自动生成相关报表,实现从“找基层要报表”到“在系统中取数据”的转变。平台还上线AI机器人,推动数据自动填充,避免重复填报;推出“数据百事通”,方便网格员、村干部等灵活调取数据,生成个性化报表。

效率提升体现在民生服务中。“以前村民办理高龄补贴得自己申请,有些老人可能不了解政策,或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容易出现漏办情况。”大河镇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辉表示,如今平台已接入村(社区)基础数据,当村民年龄接近80岁时,系统会自动提前一个月发出提醒。村(社区)工作人员看到提醒后,会主动联系村民,村民只需通过手机上传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照片,就能在线完成办理。

数据还成为发现问题的“线索”。前不久,杨宗树在填报村里生猪养殖数据时,发现村民林世俊家的生猪较之前少了8头。

“现在还没到出栏时间,而且价格也处于低位,怎么会少了呢?”带着疑问,杨宗树拨通林世俊的电话,得知对方突发心脏病,需到武汉做心脏搭桥手术,为筹集手术费才卖掉8头生猪。随即,杨宗树向林世俊详细介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并提醒他保存好相关资料。

“如今,基层只需在日常巡查中维护好数字台账就行。”陈阳表示,改革实施以来,来凤县基层报表填报时间平均缩短65%,数据差错率下降42%,部门数据共享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

通过探索,来凤县建立数据准入退出和清单管理机制:新增报表须经县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后,纳入清单;取消报表数据,则需由相关部门按程序备案,从清单中移除;相关县直部门仅能管理本部门数据,确需查看其他部门数据的,须由本部门发起数据共享申请,经对方同意后方可查看,以此确保数据安全。

目前,恩施州在复制推广来凤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正全域推进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通过厘清基层报表底数,精简整合填报事项,着力破解基层报表数量多、重复报的问题,让基层工作者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长江评论:既要有“金刚石”的信仰 也要有“金刚钻”的本领
下一篇: 飞虎情谊八十载,代代相传向未来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