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3月14日,崇阳县养猪个体户孙春怀,情牵困难户,跳入冰冷的水塘中营救乡亲的耕牛时溺亡,年仅43岁。
3月14日下午4时许,崇阳县白霓镇白霓村17组农民汪火望,正在自家田里训练小耕牛。不料,耕牛突然失控,挣脱缰绳后,背着犁具向山下狂奔,最终坠入山脚的深塘之中。
牛主汪火望屡次救牛无果,于是立即跑到离水塘两百米外的养猪场喊人帮忙。
老板孙春怀闻讯,立即从与同在猪场干活的弟弟孙君凡赶到现场。在岸边,三人轮番设法施救均未成功。
“眼看着耕牛快沉底了,孙春怀把衣服一脱就跳进了塘里。”牛主汪火望告诉记者,在场三人中只有孙春怀会游泳,孙春怀下水准备帮牛取下背上的犁套让牛脱困。
然而,当孙春怀下水游出了10多米距离时,便突然大喊情况不好,他开始出现抽筋症状。岸上的弟弟孙君凡立即冲入水中想救哥哥,但当他刚往塘中走了两步,水便已经淹到了他的胸口,不会游泳的他立即让汪火望抛下岸边栓牛的缰绳,想抛给哥哥拉他起来,可未成功,不一会孙春怀便沉入了塘底。
当日下午5时许,当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救起孙春怀时,孙春怀已经停止了呼吸。
记者采访了解到,孙春怀此前一直和妻子在外打工挣钱,去年底,他和弟弟一起合作在村子里兴建了一座占地2000余平米的猪场,为此他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为还债,他每天吃住在猪场。事发当日上午,最后一批种猪才刚刚送进猪场。
村民们告诉记者,孙春怀此前在村里做了很多好事。村里的老支书孙继武说,孙春怀溺亡的鱼塘,是1999年时村里为了脱贫修建的,当时村里很穷没钱给工程款,很多人都不愿意帮忙,是热心的孙春怀挑起了担子,花了一年多时间修好了鱼塘。10多年过去了,村里还有大半的工程款未支付,但孙春怀从没有向村里讨要过一次。
A困难户眼中的贴心人
“春怀啊,是我害了你啊!”17日一大早,牛主汪火望早早来到设在孙家祠堂内的孙春怀灵堂,点燃了一炷香,站在孙春怀的遗像前深鞠一躬。
汪火望自己一人种田,养活一家老小,日子过得拮据,在村里是有名的困难户。去年底他花了7000多元的积蓄,买来了一头耕牛。耕牛失控坠塘后,无力施救的他第一个想起找来就在附近开猪场的孙春怀帮忙,因为他是有名的热心肠。
“牛淹死了你家的日子还怎么过。”事隔几日,汪火望依然还清楚的记得孙春怀下塘救牛前跟他说的这句话。过去几年,汪火望家中只要有困难找孙春怀,只要他能办到都是有求必应。可让汪火望没想到的是,最后一次的求助,却要了孙春怀这位好兄弟的性命。
根据汪火望和孙君凡的叙述,孙春怀在猪场听闻了汪火望的求助后,立即从猪棚赶了出来。因为猪棚内有暖气,当时,孙春怀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在池塘边,汪火望和孙春怀等三人,原本想通过扔石头的方式,引导落水耕牛游到岸边,但试了几次都毫无效果。
情急之下,孙春怀主动提出自己下水去救牛,他说一头牛值近万元,牛死了对汪火望一家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孙君凡告诉记者,孙春怀正在脱衣服准备下水时,他曾劝过哥哥别去冒险,可孙春怀没再多说便下水开始向牛游去。
B弟弟眼中的好哥哥
2011年开春的一天夜里,家中排行老六的孙春怀,喊来了七弟孙君凡促膝长谈。
“我开了十年的挖机,和你嫂子有了一点积蓄,咱俩一起在村里盖个养猪场吧,以后的生活有个好奔头。”孙君凡至今还记得当初哥哥约自己开猪场时说的话。从小到大,孙春怀对弟弟孙君凡都是关爱有加。小时候家里很穷,弟兄姐妹7个,孙春怀总是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呵护着弟弟,有好吃的好玩的,他总是会想着给弟弟留下一份来。
也正是因为对哥哥的人品深信不疑,哥哥一开口说开猪场的事情,孙君凡就表了态:“哥,只要你下定了决心,我就跟着你干。”
建厂房、引猪种,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执着的孙春怀带着弟弟在白霓村的荒山上,建起了两栋亮堂的猪舍。因为建猪场,孙春怀一个人欠下了10多万元的外债,他为了节约开支,猪场里能自己能干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刚引进的种猪十分娇贵,每天晚上都要留人照看。”孙君凡告诉记者,养猪场建起之后,哥哥孙春怀主动提出自己在厂子里守夜,让他回家睡觉。因为孙春怀的妻子在外面打工,孙春怀年仅9岁的儿子,只能每天跟年逾八旬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学习都无人照顾。孙君凡记得,哥哥每次提起儿子,总是会流露出愧疚的眼神。虽然,孙君凡几次都提出要跟哥哥换换班,可是孙春怀都拒绝了。
今年年初,眼看着猪娃一天天长大,孙春怀总是一大早起床开始准备,忙了一上午他还要在猪场里为弟弟和工人做饭,每次吃饭时孙春怀总是对弟弟说,哥的手艺没你嫂子的好,你将就着吃吧。
C妻子眼中的“傻丈夫”
在胡会琴眼中,丈夫有时候经常会犯傻,可是最后她都还是被丈夫的傻劲感动了。
孙春怀的三哥孙显明去世得早,留下了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去年6月的一个深夜,正在筹备建设新猪场的孙春怀接到三哥小儿子的电话,电话那头侄子微弱的呼救声传来,原来他从武汉开车回崇阳的路上翻了车,由于夜晚路上车辆很少,被卡在驾驶室里的侄子第一个想起了自己的六叔孙春怀。
为了照顾侄子养伤,帮侄子处理交通事故,孙春怀一忙就是半个月。期间,胡会琴从外面休假回来,看着孙春怀不在,正在建设的猪场也停工了近半个月,十分生气。她对孙春怀发牢骚说,你自己的事情都不管了去帮别人,猪场耽搁了怎么办。面对妻子的气话,孙春怀只是在电话里笑着说,侄子车祸万幸没伤着骨头,再过几天就能回家了,到时候还想请她烧一桌饭,给侄子接风压惊。
D乡亲眼中的热心肠
“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没了啊。”孙春怀出事当晚,住在10多里外县城的孙光星老人匆忙赶到了孙家。
孙光星年轻时是白霓村的民办教师,以前孙春怀就是他的学生。
“春怀小时候,就显出了他的热心肠。”孙光星告诉记者,当年孙春怀在他班里读小学时,一次班里有个孩子拉肚子病了,他问哪位同学愿意送这位同学回家,当时,孙春怀第一个举起了手。孙光星说,因为家庭贫穷,当年孙春怀小学没念完,便辍学了。
时隔多年后,孙光星已经原调到县城工作,他原来带的学生里也有不少大学生,可是,最让孙光星感动的学生还是孙春怀。
一次,孙春怀骑着摩托车回家,在镇上回村的路上,看见孙光星的老妈妈,因为路太远体力不支坐在了地上,孙春怀立即扶起了老人,送她回了家。此后,孙春怀总是主动到老人那问需要些什么,帮忙到镇上给老人带回来。
17日,300多位白霓村村民,来到了孙家祠堂,送热心肠孙春怀最后一程。大家都说,春怀这样的好人,虽然文化不高,可是懂的事理却不少。他们悲痛地说:“春怀,一路走好!”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人民日报评论员:焕发亿万民众的道德热情
下一篇:
美国大兵如此疯狂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