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经济工作印象
赤壁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把赤壁建设成武汉城市圈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建材纺织工业基地和水陆联通的现代物流中心、旅游度假休闲中心、中等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和湖北经济强市、华中旅游名城。
★综合实力更强。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县市前5位。
★经济结构更优。到2011年,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0:57: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
★生态环境更好。实现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良性互动,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示范城市。
★城市风格更特。积极改造老城区,全面提升新城区,加快发展中心城镇。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
★生活质量更高。到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年均增长6.3%,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5500元,年均增长7.4%。
兴建中的华新(赤壁)水泥项目
赤壁市人民医院
维仁制衣有限公司
龙佑温泉度假区
新建成的青泉公园
2006年,赤壁市坚持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坚持全民招商、全民创业,坚持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可达70.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已连续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赤壁干部群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同发达地区相比,工业企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特别是缺乏知名品牌,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新一届市委提出大工业、大旅游、大城建的发展思路,运用大资本激活市域经济大开发。
工业方面,突出抓好骨干龙头企业,着力抓好蒲圻电厂、晨鸣纸业、华新水泥、银轮蒲起、大昇纺织印染、闽发建材等一批纳税大户。依托这些重点企业,着力构建能源、纺织服装、机电、造纸、建材、食品“六大产业”集群;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好赤壁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园区,争取银行、企业、财政、社会等多渠道投入,对入园项目在立项、工商、税务、用地报批、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的全程服务;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既要精明,更要开明,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用实在的利益留住老板,加大赤壁的对外宣传力度,扩大赤壁的影响,立足招大商,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上市公司,着力引进大企业。
旅游业方面,以赤壁古战场和陆水湖为核心,将全市范围内的各旅游景点融合起来,形成以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为主题,以赤壁古战场至陆水湖区域的综合开发为轴线,以鄂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和鄂南竹海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两翼的四大旅游功能区,通过引进大公司、大集团,进一步把温泉、赤壁古战场、陆水湖等景点主体做大做强,形成赤壁怀古、陆水泛舟、温泉休闲、田野观光的旅游精品,到2011年,全市年接待游客达到1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亿元。
城市建设方面,坚持规划先导的原则,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市场,提高规划和设计水平;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从赤壁特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出发,加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充分彰显城市个性魅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坚持项目主导的原则,以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带动城市建设;坚持经营城市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突破融资瓶颈,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把营运城市土地作为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实现城市资源产业化。
(本报记者 张大乐 陈 新)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我市2006年科技工作综述
下一篇:
嘉鱼县经济工作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