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微信“扫一扫”,社区服务全知道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08-25 10:08

  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南昌路社区创新便民服务新模式,在我市城区社区率先开通“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被居民们誉为“掌上社区”

△居民对着社区微信二维码宣传牌扫描

△社区干部手把手教居民使用微信

南昌路社区居民争相加社区微信号

△我来扫一扫

△居民查看微信信息后填好表格到社区直接办证

  社区工作被认为是“婆婆妈妈”的事,作为城市的最基层组织,社区干部每天与辖区居民打交道,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干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新要求。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新要求,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为居民服务? 今年4月,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南昌路社区在我市城区社区率先开通“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辖区居民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关注社区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需求式社区服务。这种与居民零距离接触的新型服务方式运行3个多月来,在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微桥梁”,受到了辖区居民的赞许。

  婆婆和儿媳成了好“微友”

  8月20日,记者来到南昌路社区采访,网格员马玉军和记者说起她们片区的一件新鲜事。

  几天前,居住在该社区八一巷的居民汪文洁女士为给孙子上户口的事情发愁,因为在几个月前,儿媳妇生完孩子后就和儿子一起去外地打工了,现在要给孙子上户口,不知道要准备哪些资料,到哪个部门去办,需要哪些手续她都一无所知。听说社区开通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办事流程,于是就向片区网格员马玉军请教。正在小区宣传“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使用方法的马玉军,当即手把手地教她从申请微信账号到扫描二维码“关注南昌路社区微信公众号”,再教她点开“社区服务”板块的计划生育服务,找到有关孩子上户口的对应数字进行回复,很快系统就回复了,并显示了应当准备的详细资料。

  汪文洁高兴不已,以前到社区办事由于东西带不齐,她得跑好几趟,现在用手机在微信上直接回复就知道要带什么,不仅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办事效率。她告诉马玉军,等户口上好了再帮孙子办医保就可以直接按照微信上提供的信息,准备好了资料再来办。

  在马玉军的帮助下,汪文洁加了自己儿子和媳妇为微信好友,表示让孩子们也关注南昌路社区的微信号,今后到社区办事就省事多了。

  马玉军还向汪文洁介绍了社区微信服务平台里的服务团队,告诉她里面有社区各个窗口的负责人联系电话,如果有遇到不方便出门办理的特殊情况,可直在微信留言或者拨打微信里提供的对应窗口负责人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可预约上门办理。

  微信“扫一扫”办事方便了

  当日,记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了南昌路社区官方微信公共服务平台。该微信服务平台分为社区服务、创新活动、社区宣传三个板块。点开“社区服务”图标,里面分设“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社区事务”四个服务窗口模板为居民提供对应政策宣传,每个模板下都有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服务事项及居民在办理时需准备的资料详情,居民可根据菜单提示,获取相应服务。避免了居民因资料准备不全而往返办事,为社区及居民有效的省时和提高办事效率。

  记者看到,“社区服务”板块中记录了南昌路社区2014年—2015年社区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南昌路社区“微心愿”活动第一期、第二期、在职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六一”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等等。在微信平台上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居民们,更直观的让居民了解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参与情况。

  记者注意到,为了将微信服务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更大化,更加有效地构建起与辖区居民共同学习、彼此分享的新模式,南昌路社区微信服务平台将“社区宣传”板块分为社区宣传、科普宣传、道德讲堂三部分。除了社区相关的政策宣传外,还增加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和道德讲堂。从贴近生活做起,宣传养生知识、安全用电、如何安全乘坐电梯等日常科普知识。还有宣传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如何做文明人的“道德讲堂”等。

  开通微信公共服务平台3个多月来,南昌路社区坚持每周发布一条为民服务资讯、政策法规、新闻热点、应季养生等综合类信息。每一位来社区办事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都告知扫一扫“二维码”关注社区微信,并细心耐心地帮教不会使用微信的居民学会操作。

  有了公众号居民少跑路

  在市旅游委上班的周群居住在该社区八一巷241号,由于平时工作忙让她错过了很多社区里的活动,就连社区里通知的一些便民服务信息她也不能及时了解到。“我们上班族平时的时间很紧张,很少有空关注到社区里的一些消息,以前社区里有很多活动也都是事后过了很久才知道。”周群说,自从有了这个微信平台,社区里的上班族能及时了解信息,很多事情都好办多了。

  “有了这个公众号,我们办事就方便多了。”肖红线是南昌路社区的居民,在温泉路一家服装店打工。她说,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后,通过“掌上社区”,自己了解到了办理“‘4050’养老保险补贴”的各种流程和必需材料,还通过微信将填写好的表格发送给社区的工作人员。“我只需要跑一次就能把事情办好。”肖红线对“掌上社区”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昌路社区微信粉丝人数已达到457人,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该社区特制作了50多块微信二维码扫描宣传牌,安放在辖区内各大街小巷方便居民扫描。同时社区还利用LED显示屏,户外广告版,网格员入户解说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力争实现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二维码在辖区全覆盖。

  建起连心桥关系更融洽

  “我们开通社区微信公共平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零距离地联系在一起,快速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提供更高效的优质服务,同时也为居民与社区之间搭建起舒心贴心连心的桥梁。”

  南昌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郭芬芳告诉记者,南昌路社区现有21个小区,1340户,常居人口4048人,是城区较大的一个社区。今年4月在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开通了我市首个社区微信公众平台,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和方便居民。

  “以前居民来社区办证,对办证流程不熟悉,来来回回要跑好几趟。费事费力不方便,居民感到办证非常不方便。自从开通社区微信公众平台后,社区居民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回复关键字就能直接获取办证流程,还可以互动留言,居民到社区一次性就能把证办好。”郭芬芳说,还有就是之前社区要开展个什么活动,网格员要到小区挨家挨户通知,费时费力不说,居民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现在居民只要用手机打开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足不出户就知晓政策方针及社区活动动态,节省了办事时间、节约了办事成本,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对社区的关注,给社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社群关系更融洽了。

  温泉街道办事处分管社区工作的党委委员杨波称,南昌路社区搭建社区微信公众平台,拓宽了为居民服务的渠道,这种创新便民服务的新模式今后将在全办事处各社区推广,让更多的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社区服务。(记者 原子 通讯员 常忆南 樊辉 摄影 张仰强)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分享资本盛宴——看咸宁如何加快多层次资本建设
下一篇: 浪漫七夕夜我们相爱吧 “畔山林语”大型相亲会圆满落幕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