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走进杨下“陪读村”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6-06 09:44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培清 摄影 赵忠志

  地处鄂南高中附近的浮山办事处杨下村,因大多数村民将房屋出租给陪读的学生家长,被誉为“陪读村”。

  这里的房东从来不愁租客,紧俏到上一个陪读家庭的孩子还未参加高考,下一个陪读家庭就提前一年预交了租房的订金,计划着日子搬进村里陪读。“能为孩子节约一分钟,孩子就能多挣一分,考一个好大学!”成了一批批为了孩子扎寨“陪读村”的家长信条。

  陪读村里,男孩子多由爸爸、爷爷陪读,女孩则多是妈妈或奶奶陪读。说起陪读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因为孩子他妈太唠叨了,每天翻来覆去地念叨那几句话,孩子烦不过,我就来陪读了。为了陪读,我们这些陪读爸爸有的工作、生意搞丢了,有的头发白了,有的头顶秃了,大家的脾气都搞没了!”一位来自赤壁的陪读爸爸感叹。

  “高一我们工作忙管得少,孩子一个人来这里上学,成绩下滑得厉害,孩子他爸让我辞去工作,来这里陪读。高二再陪读,管孩子就像抓鱼尾,后劲太大,抓不住了,高三学习压力又大,孩子经常发脾气,我只有忍着,马上就高考了,孩子就解放了,我也解放了。所以,孩子一定要从高一开始陪读。”一位妈妈说起正在青春叛逆期的儿子,潸然泪下。

  正因为担心孩子缺乏自制力不能管理好自己,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爸妈从高一就开始陪读,陪读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陪读村一房难求,周边的住房租金直线飙升。到高考的一个月里,很多家庭的家长都请了年假到陪读村,一起陪孩子鏖战。

  他们每天早晨6点多就起床给孩子做早饭,等孩子出门后洗碗洗衣服,再去不远处的超市或者附近菜市场买菜。然后赶在10点前赶回家,11点半开始做午饭。孩子中午12点回家,准时上桌吃饭,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小睡一下,下午2: 50又精神饱满地赶回教室上课。

  为一日三餐绞尽脑汁,闲聊三句不离孩子,但所有人都在刻意避谈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分数线就是陪读爸妈的心情晴雨表,但这个节骨眼儿上,大家都已不再过问孩子的分数,因为进步或退步只代表某次成绩,决胜局还看高考。所以现在即使天要塌下来了,心里有再大的火气,听到放学的铃声,陪读的爸妈都会收拾心情,笑脸迎接回家的孩子。生活就像一只鸭子,表面上大家都从容淡定,其实为了考一所好大学,水底下大家都在拼命地划水。

  每天说忙不忙,说闲也不闲,三年的时间悄然流逝,高考就在眼前。“我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 高考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你只要尽力去考,不留遗憾就行,不管考得好与不好,总是会有 书读的,要顺其自然。”一位陪读妈妈抛出的金句得到了大家的默认。

  无微不至的关怀,小心翼翼的陪伴 ,默默付出的背后,是陪读家长里们炽烈、深沉的爱。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农田结出“专利果” 知识产权为农业科技创新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