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谜底写满吉祥香包塞满祝福 咸宁市图书馆为咸宁首届包粽公益大赛制作香包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6-14 09:04

   文/杜培清 图/赵骥 赵忠志 毛亚轩 李权生 通讯员 徐芳

 

  6月12日,市图书馆里,书香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气味,二楼会议室中间的大长桌上摆满了熏衣草、艾草、花布和针线,副馆长徐芳和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穿针引线,为端午节的香包制作环节做准备。此次咸宁首届大型包粽公益大赛,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市图书馆为市民准备了中国传统谜语和手工香包制作体验活动。

 

  一个香包,打开幸福的童年记忆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魑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带来疾病与灾难,所以要在五月端午佩戴香囊消灾防毒。《岁时杂记》中记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记忆里,每年端午,奶奶都会做绕线的粽子香包,里面装上驱蚊草药,挂在床沿的蚊帐钩上、套在我们的脖子上,驱蚊避邪。淡淡的草药气味弥漫了整个夏天,浓浓的爱意,一直萦绕在心头。而今,闻着这熟悉的味道,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记者也忍不住拿起针线,体验香包制作。

  手工制作香包,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又不会难到让你放弃。先将一块裁成6*6cm见方的花棉麻布对折,花色折在里面;缝上其中一边,在与对折边相汇的角落留一个孔,将打结的皮绒绳穿过去;再缝上另一边,成一个未封口的正方形的口袋。拎着穿好的皮绒绳,将缝好的布口袋翻过来,填装完艾草,按对角线缝合艾包,一个有棱有角的艾草包就成型了,最后穿上木珠,一个精致的粽形香包就大功告成了。制作好的香包既可挂在身上防蚊,也可挂在家里、车上作装饰用。

  除了粽形香包,市图书馆还准备了一部分葫芦香包,葫芦是“福禄”的谐音,造型用了五线金线,寓意很好。制作香包的棉麻布有菊叶锻带、樱花拼接、蓝色海浪等花色;内里的填充物有棉花、熏衣草和艾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一份礼物,传递不可替代的情意

 

  

 

  做第一只香包需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上手之后,做一只只需要4~5分钟,而且会做得更加精美,几位馆员开始换着花样做,做出来的香包又香又萌,在场的几位男士都跃跃欲试地想占香包为己有。

  第一次制作的香包虽然不是十分精美,但是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是我人生中做的第一个香包,我一定要把它送给我的孩子,因为不仅避蚊驱秽,还有吉祥如意的祝福,最最重要的是我亲手做的,我相信他一定会喜欢!”刚刚做完香包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骆文高兴地说。

  “我们小时侯过端午节,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赛龙舟、吃粽子、咸鸭蛋和皮蛋,大人织了蛋篓,把咸蛋煮熟挂在我们胸前,祈求平安。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做香包,觉得非常有意思,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花时间为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做一个香包,缝制出的是不可替代的情意。”图书馆工作人员柯散新说。

  市图书馆馆长蔡骏表示,图书馆准备的中国传统谜语和手工香包制作体验活动主要是为了配合当天的主场活动,增加活动的参与和覆盖面,满足不同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香包制作将传统文化生活化,市民在参与制作香包,享受手工制作乐趣的同时,充分感受端午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情怀,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同时,香包也使传统文化变成可以穿戴、体验的东西,让市民在既动手又动心的过程中体验亲情和互助,感受文化创意的乐趣,通过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传播,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分享。

  目前,香包制作材料600份全部到位,市民只要关注书香咸宁微信公众号,即可到包粽大赛现场领取香包材料袋,参与制作。在微信公众号中,有制作香包的攻略,市民可以参考。市图书馆也欢迎参与香包制作的民间高手上传 自己的作品至后台和朋友圈,向大家进行展示。

  6月17日当天,市图书馆准备了科技谜、历史谜、文学谜共1400条,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开启心智。市民可到现场参加猜谜活动,猜中谜底即可领取市图书馆准备的丰厚奖品,有印花彩抄本、皮面卡通本、套装笔、异形记事贴四类共1400份。

 

  一方净土,传承文化滋养市民

 

  

 

  咸宁市图书馆是咸宁市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全民阅读基地。近年来,借助市新图书馆建设的良好契机,围绕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市图书馆拓展服务理念,主动迎合读者需求,协调整合资源,联合QQ阅读新打造数字阅读平台和在线微展览。市民只要关注“书香咸宁”微信公众号,即可通过咸宁市图书馆访问“云图有声数字图书馆”,随时随地畅享55万集有声书内容,既可在收听过程中汲取文化科学知识,又可体验语言艺术之美。

  经过授权,市图书馆还准备了1000万字的咸宁地方文献资源,通过 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对咸宁文史、文化信息和《九头鸟》杂志进行发布,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读者。

  在文化推广和公众活动这一块,市图书馆将专注于图书馆专属的朗读活动,打造“真人图书馆”,6月6日,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书香咸宁正式推出“咸宁领读”,首期便推出了30集纪实文学连载《梁家河》配乐诵读,受到市民好评。

  蔡骏说:“此次咸宁首届大型包粽公益大赛的猜谜和香包制作是市图书馆对泛文化活动的一次尝试,目的是让市民在活动中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亲近图书馆。市图书馆就是要为市民提供有温度的阅读,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方净土。”

  

编辑: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蜜枣、红枣、红豆,一才公200斤辅料备战粽子公益大赛 让市民甜甜蜜蜜过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