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眼下正值农村大忙时节,田间地头满是广大农民忙碌的身影,抢种抢收,做好病虫害防治,加紧除草施肥,强化田间管理,为秋粮丰收和全年好收成打下了坚实基础。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写回一组报道,反映我市农业生产一线的繁忙场景。
稻花香里说丰年
记者 闻期骏 通讯员 张运汉
19日早上5点,在咸安区马桥镇曾铺村12组,种粮大户周六军挽着裤腿下了田。
周六军的农田就在他家屋后,过不多时就要丰收了,而去年今天,这里还是一片荒田。
这些年,老周陆陆续续从村民手里流转了近300亩荒田。这一段,老周的田里热闹起来,处处都是他请的种田人忙碌的身影。
气温持续走高,老周每天都要很早去田里放水灌溉。“过一会儿还要去那边田里追肥,打除草剂。”老周说,眼下到了农忙时期,两个儿子都下田帮忙,人手还是有点紧。
周六军的爱人胡柏枝告诉记者,太阳大,田多,一家4口晒得特别黑。但今年家里购置了打田机和插秧机,跟去年用手扶插秧机比起来,效率相当于以前的3倍,劳动量已经小了很多。
望着田间一天天长熟的稻谷,周六军夫妻又有些担忧。
“去年请外地的收割机110元每亩,今年不知道是否还要涨。”老周一边说一边算账,对照去年,光请收割机就要花去3万多元。
这些年,周六军都把农田里的活管得妥妥当当,每年产量基本持平,略有上浮。如果有可能,他今年计划购置一台收割机,为夏收再添一把力。
棉花地里忙管护
记者 刘子川
19日,烈日当头,在赤壁市柳山湖镇的棉花地里,不少农民戴着大草帽,穿着长袖衬衣,对棉花进行整枝,塑造丰产株型。
“这是网上订购的湘杂棉4号,4月底播的种,现在整枝。”该镇吴家门村村民汤志高说。他去年试种了3亩该品种棉花,产棉1300多斤,毛收入近8000元,因此,他对这个棉种很有信心。
现在,汤志高每天除了对部分长得快的棉花进行整枝,塑造理想株型,还要施肥除草,适当喷洒一点棉花壮蒂灵,提高棉桃膨大活力,保铃、保桃,加快棉树循环现蕾,循环吐絮,提高纤维质量。
以前,在柳山湖镇种植棉花的农民也有很多,但大家普遍反映:收益很一般。种植技术不过关、棉花品种不优、受市场影响大,看上去原因简单,但解决起来难。汤志高说:“新品种、新技术,没人带头尝试,永远没有规模。”
去年,年轻的汤志高带头当起示范户,针对市场需求,自己在网上选购了棉种,并到湖南参加种植技术学习,了解该棉种的栽培要点。汤志高说:“湘杂棉4号属中熟偏虫杂交种,结铃性强,且铃个大,抗病性也强。”最终,他试种成功,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年,柳山湖镇推广了5000亩优质棉基地,虽然酷暑难当,仍可见农民在地里忙管护,个个信心满满,盼着“好收成”早点到来。
农技专家下田间
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周晓林
“你看,这明显是被玉米螟吃了,要抓紧浇水,然后每亩地用菊酯类杀虫剂75毫升兑水喷洒。”19日,嘉鱼农业局农技专家来到陆溪镇3700亩玉米种植区,为官洲村种植户刘建和开“处方”。
眼下,玉米正值抽穗期,为保证玉米植株健壮、穗大粒多,嘉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为玉米高产打下基础。
官洲村老支书丁全堂种了8亩玉米,由于播种较晚,对今年的产量有些担心。听说农技专家来了,老支书赶紧过来听一听。
“最近持续高温,空气湿度不大,大家要适当增加叶面肥,补足扬花灌浆期营养物质。”专家高国清边说边拭去额头豆大的汗珠。
小心地分开玉米杆,高国清走到玉米地中间,仔细查看前期二化螟和玉米螟防治效果。查看完长势,高国清告诉大家,这种“登海9号”玉米具有抗大斑病、茎腐病、抗倒伏的特点,适宜这里的气候,亩产可达650斤以上。旁边村民听到后,顿时笑逐颜开。
农技专家还现场发放了玉米生产技术明白卡和各生产阶段病虫害防治药物等资料。“专家说的我们都听明白了,知道今年怎么管了,赶紧浇水施肥,抓紧治虫病,今年夺个大丰收没问题。”村民刘建和说。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县万民迎接禁毒大队英雄教导员杨雄回家侧记
下一篇:
咸宁市民宗局召开全市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
“江堤堤坡上的杂草都要割除干净,不留一处杂草!”12日晚上8点,咸安区横沟桥镇四邑公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横沟桥镇四邑公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