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湖北日报记者汪明、特约记者谭辉龙、胡剑芳、通讯员金志兵报道:如何解决广场噪音扰民难题?昨日,作为治理工作牵头人,咸安区委宣传部部长陈恢根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两个月来,该区通过宣传劝导、联合执法、监督检查等多管齐下,长年被投诉的桂花广场、嫦娥广场噪音基本达到了《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标准。
咸安两大广场噪音,主要来源于广场舞、露天卡拉OK、商贩叫卖声和汽车喇叭声等,而两个广场,又分别位于咸宁高中北边不足百米和西边约300米。咸高师生和附近居民不堪其扰。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部分市民提出了“治噪”的迫切要求。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表示,一定要根治广场噪音这一顽疾,还学生和市民一个清静的学习、生活环境。
4月9日晚,该区“治噪”小组邀请桂花广场12支广场舞队、3家露天卡拉OK业主、2处交谊舞班的代表,到咸宁高中教室内感受广场噪音。“如果教室里坐着你们的孩子,你们对噪音受得了吗?”陈恢根等同代表进行交心谈心,还引导大家科学健身:“音量太大影响听力,跳广场舞超过90分钟对腿部关节压力大。”
咸宁高中则发动学生现身说法,回家劝导长辈在广场休闲健身时控制音量。退休10多年的张贵蓉大妈所在的广场舞队有20多人,她说自己现在已被广场管理员教会了,把音量旋钮转到第四格就可以了。
除了和休闲健身群众交心谈心,区里还在咸宁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连续一个月播放公益广告,并发出《致广场舞友的一封信》,呼吁大家为周边居民和在校学生营造安静环境,并倡导散步、爬山等多种休闲锻炼方式。
该区还组织公安、城管、环保、园林、工商等12家单位联合执法,依法取缔了广场流动商贩和经营性娱乐活动。此外,设置禁鸣牌和车辆减速带、整治车辆违停、扩建广场停车场、处罚屡次劝导无效的扰民行为。
6月2日端午节当天,区环境监测站采集咸宁高中校园内及周边9个监测点数据,对照“白天不得超过60分贝,夜晚不得超过55分贝”的国家标准,只有两处监测点数据略微超标。
4日晚,住在广场附近桥头社区的许女士说:“这一个多月,晚上7点以后,家里清静多了。”咸宁高中高三年级主任刘俊也很满意:“希望今后能一直保持现在这种效果。”
区政府办副主任吴浩告诉记者,下一阶段,咸安区将在广场设立永久警务室,安装分贝检测仪并加强日常巡查劝导和执法,并提请咸宁市人大推动相关地方法规的制订,明确执法主体,以建立长效机制。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公路局推动养护站房改造 着力改善基层环境
下一篇:
咸宁市谋划区域经济发展 邀请经济学家把脉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