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科技课堂”热南嘉——嘉鱼县田间地头见闻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4-07-30 08:26

  正值夏收、夏种、夏管的关键时节,嘉鱼县农村兴起一股在“科技课堂”中学科技、用科技、传科技的热潮,一大批新型农民活学活用,用学来的科技知识科学种田,“科技课堂”成为绿色田野上流动的风景。

  “网络课堂”学科技

  “首先将插秧机分离针旋转到秧门上方,松开摆杆固定在链箱后盖上的螺母,调整株数调节手纽……”19日晚饭过后,嘉鱼县陆溪镇官洲村中稻种植大户髙显发正利用互联网上的农技远程教育视频,认真学习水稻插秧机取秧量的调整方法,他一边看一边认真地做笔记。

  在嘉鱼县,像髙显发这样在网上学农技、从网上看行情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通过网络课堂学习农业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许多农民成了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今年以来,该县借助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开通了农技网络课堂,将实用短缺的农业技术汇总整理,开辟视频教学内容,设置专家解疑释惑互动平台。

  目前,全县共有3000多名农民通过远程教育学科技、看行情、做调研。

  “远程教育就像我们的农业字典,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上网查查,它让我们知道了新机器怎么用,种什么更赚钱!”髙显发乐呵呵地说。

  “流动课堂”送科技

  “我家水稻秧苗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育秧、插秧、管理的,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辅云三天两头往我们地里跑,不光送来了先进的农机、良种、肥料,还有技术。”19日,高铁岭镇陆水村二组“水稻状元”孙成亮说。

  今年以来,该县以“选聘制”形式,面向不同领域公开选拔一批专业功底厚、教学能力强的农业技术拔尖人才,农、林、水等涉农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组建了流动课堂讲师团,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解答、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农作物田间管理等技术,被农民形象地称为“流动课堂”。

  该县还注重利用党员教育培训,把经济能人培育成“双带”党员,把“双带”党员培育成“双强”支书。通过培训,赋予他们相应的待遇和职责,使其成为流动课堂的驻村教员。

  “田间课堂”传科技

  20日上午,潘家湾镇无公害蔬菜采摘基地大棚内,“田秀才”张太军正忙着跟十几位菜农探讨水果型玉米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

  原来,附近许多村民隔三差五就来此“研讨”,把他的蔬菜大棚变成了免费技术培训交流基地。

  目前,在嘉鱼县经常可以看到农民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种植养殖技术,交流实践体会,他们把这种聚会亲切地称之为“田间课堂”。

  这些“田间课堂”是村民自愿参与,约定时间聚会,相互交流经验,有时还会邀请农技人员前来释疑解惑和现场指导。

  “田间课堂”是该县正在推广的一种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它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地点设在田间地头,组织种植、养殖、加工能手和致富能人现身说法,让村民听得懂、学得快。

  嘉鱼还针对当地种植、养殖不同的季节技术需求,对农民进行轮流培训。目前,“田间课堂”这种新型培训模式已在全县70多个村推广。

  (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周晓林 黄鹂 徐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领导参加并指导嘉鱼新街镇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 通城新建蔬菜基地1000亩 打造惠民"菜篮子"工程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