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社局驻市政务中心服务窗口以“创建群众满意窗口”为抓手,找准查实“四风”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二次创新”,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觉到更舒心、更贴心、更省心、更放心了。
整治“四难”问题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作风问题。
今年2月,市人社局服务窗口整体搬迁后,该局驻市政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在向17位企业、社区和一般群众征求意见时,了解到窗口服务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
如何优化窗口服务?该局痛定思痛后,决定从办公环境、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以“创建群众满意窗口”为抓手,教育全体工作人员做到不嫌麻烦办琐事,将心比心办急事。并通过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优化服务。
石裕银是原咸宁医药物资供销公司职工。因单位改制解体,石裕银于2001年离开单位,但公司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只交至1995年。今年4月3日,石裕银从福建回来补缴欠交的18年养老金。因历时较长,其间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人员都发生了变动,石裕银对如何办理补缴手续心里没底。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局副局长冯祥民在政务中心服务窗口接待他后,耐心向他解释社保政策,并安排工作人员到局档案室查阅原始参保资料,引导其到稽核局公共业务窗口办理相关手续。考虑到石裕银在福建和武汉两地不定时居住,回咸宁办手续路途远、时间紧张,窗口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帮助石裕银办理了相关手续。事后石裕银老人感动地说:“到人社局服务窗口办事,有一种回家的温暖。”
倡导“三多”服务
人社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更是千头万绪。“每位职工都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确保在服务过程中,多一份主动、多一份热情、多一份关怀。”市人社局服务窗口是这样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也是这样坚持实践的。
52岁的杨光继是湖北天化麻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职工,前两天因为胃部不舒服,到公司卫生所看病,刷医保卡时总是提示不能使用。当他来到人社局窗口咨询时,工作人员杨昊发现是医保卡密码设置错误引起的,于是让杨光继重新设置了密码。可当杨光继回到所在公司卫生所刷卡时,医保卡还是不能使用。杨昊面对满腔“怒火”的杨光继始终面带微笑,一边向杨光继了解情况,一边帮助找原因,经过几次密码试输,终于发现是杨光继自己把密码中的两位数字顺序记错了。至此,困扰杨光继多时的医保卡不能使用问题圆满解决。杨光继身有体会地说:“人社局的‘三多’服务没得说!”
塑造“三少”流程
“工欲善于事,必先利其器”。新时期社保工作如何实现规范、高效、便民、快捷,成为市人社局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进驻市政务中心后,该局驻市政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规范化,实行政务公开,以最便捷的服务,力争让办事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
如今,一走进政务中心,进门处不仅有固定的引导牌和电子屏幕指示牌,提示人社大厅的方位,在大门右侧,还相继设立了三道指示牌,引导办事群众进入人社服务窗口。
5年前,人社局的行政审批有30多项,经过逐渐清理,今年将行政审批事项合并缩减为5项,且所有审批事项除需要现场勘察和专家评审的以外,一律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市民刘先生患了严重的腰椎病,5月6日来窗口办理配额时发现一次批了750元,比原来多了不少。工作人员告诉他,今年慢性病配额次数从原来的一年四次减少到一年两次,每次配额占全年的50%,而且配额总量也增加了,从原来的一年900元增加到1500元,增加额度为600元。刘先生喜不自胜:“人社局对群众的关怀真是实打实啊!”
权力的瘦身,带来了办事效率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2月份进驻以来,市人社局服务窗口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近18万件,平均每月达到3万件左右。
(通讯员 肖志义 王长青)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县全民尚绿科学管绿 向国家级园林县城迈进
下一篇:
黄袍山公司首发福农借记卡 银企合作共赢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