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熊铁山、王如意、高涵报道:“有时候早上到乡镇,下午却回了县城,晚上、周末难得见到人。”这是以前嘉鱼群众对乡镇干部“走读”的“吐槽”。
然而,如今的嘉鱼县,却是另一番景象。
9月15日,官桥镇党委书记杨富佳没有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而是在镇食堂里简单吃完晚饭,随后便到居民李贻煌家“夜访”了。
“以前,只有县里安排工作后,镇村干部才进村入户了解情况。现在隔三差五就有干部来家里走走,帮助大家解决困难。镇政府大院晚上灯火通明,也不再唱‘空城计’了,找他们办事更方便。”提起干部作风的转变,李贻煌赞不绝口。
和杨富佳一样,当天该镇还有20多名干部职工下班后留在镇里,有的继续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有的则出门“夜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这是嘉鱼县建章立制,促乡镇干部变“走读”为“走访”,变“住读”为“驻村”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乡镇干部“住读”,要求乡镇干部必须每月在乡镇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在镇住宿不少于18个晚上。
同时,成立县督导组,不定期对乡镇干部的上班情况和夜间“住读”情况进行检查。
9月8日晚10点,县督导组就悄然来到了离县城最近的新街镇。
“现在谁也不敢‘走读’!”新街镇干部刘蒙说,县里出台了治理“走读”的规定,“走读”一次给予批评教育,二次给予诫勉谈话,三次以上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
不仅如此,凡是对职责范围内违反规定的行为不报告、不制止、不督促、不落实,造成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严重的镇,要通报批评并对党政主要领导诫勉谈话,取消该镇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如今,镇干部以镇为家,在该县已不再是一句口号。
“你哪来这么多时间下村呢?”笔者问起官桥镇宣传委员孙日成。
“这就是我们的答案之一。没有它,我的夜访很难坚持。”孙日成带着笔者到干部们住的宿舍转了一圈。他解释说:“如今,镇里有了住处、有了食堂,我们镇干部怎能不以镇为家?”
为让镇干部“住有所居”、“住有所为”,解决干部后顾之忧,该县还在加强干部思想教育、改善乡镇生活条件、改革乡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上下了不少工夫。
该县大力建设修缮乡镇在职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配套建设乒乓球室等健身场所,有的乡镇还在工作之余开放电子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所,方便“住读”干部职工业余时间学习生活。
嘉鱼乡镇干部由“常回家看看”变“常下村干干、常与群众谈谈”,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听农家言、解农家忧、排农家难、造农家福的次数多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