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刘会文 通讯员甘宇宁)6月12日以来,我市通山、崇阳、咸安三县(区)24个乡镇的楠竹林遭受史上最严重虫灾。据市林业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近10万亩竹林受灾,其中通山县黄沙铺镇和崇阳县桂花泉镇受灾最为严重。
6月20日,记者在通山县黄沙铺镇梅田村、下陈村看到,大片竹林全部变成枯黄色,光秃禿的没有一片竹叶。走进竹林,只见林地上和楠竹身上爬满的毛毛虫就像铺了一层地毯,毛虫吃竹叶的场景令人发怵。
梅田村林农汪有松看到自家的竹林遭虫啃,心痛不已,面对虫灾束手无策。他说,半个月前,竹林里出现一种红头毛毛虫,蚕食竹叶。毛毛虫开始很少,几天后便泛滥成灾,竹叶也很快被吞食殆尽。
“这种虫不咬人,但是皮肤碰了又痒又疼。”汪有松心有余悸地说,种了一辈子竹子,他从来没见过这种虫害,自家20多亩竹林都要枯死了,他也束手无策。
梅田村村支书刘会利说,全村1.4万亩竹林被虫吃了1.2万亩,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楠竹遭此重灾。竹叶被蚕食后,竹子可能会跟着枯死,这对靠种竹子为生的村民来说是灭顶之灾。
“村民全靠楠竹吃饭,毛毛虫吃光了楠竹的叶子,楠竹一旦枯死,村民今后怎么办?”面对虫灾,下陈村村支书邓交林也很无奈。
记者看到,这种毛毛虫约1.5厘米长、通体发黑、红背白毛,令人发怵。它们成群地爬在竹子上,原本青翠的竹林如今一片枯黄。
市林业局森防站站长陈秀平介绍,这种毛虫名叫刚竹毒蛾,号称“竹子杀手”,刚竹毒蛾历年来只在崇阳、通山、赤壁等地局部发生,由于去年暖冬气候和今年持续多雨、高湿,导致我市刚竹毒蛾大面积暴发成灾。而其天敌蜘蛛的繁衍速度跟不上,生态失衡导致全市大面积楠竹受灾。
陈秀平表示,该虫害虽来势凶猛,但只要科学防治,是可以控制和除治的,预计20天后可完全恢复。
灾情发生后,市林业局和森防站迅速深入各地开展灾情调查,现场指导村民合理避灾,并拟定了防治方案,及时向市政府作了汇报。
6月19日,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对刚竹毒蛾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立即启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二级应急预案,成立全市刚竹毒蛾防治指挥部,指导各县市区开展联防联治工作,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落实到位。
通山县、咸安区、崇阳县也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防治工作。通山县分两批采购了共50万元的防治药剂、药械,咸安区、崇阳也已积扱开展除杀工作。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则开展调查和预防。
端午节期间,全市林业部门均没有休息,百余名技术人员分赴受灾的24个乡镇指导村民防治,市林业局派出6个督办组分赴虫灾地区,指导协调各地防灾治虫。目前,受灾县(区)已将采购的第二批林用烟剂药品发放到村民手中。
目前,从督查的情况看,各地除杀的效果较明显,刚竹毒蛾灾情得到初步遏制。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李春明来咸宁市调研 三严三实标准做好人大工作
下一篇:
麻塘风湿病医院院长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