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发展质效进位 咸宁市经济工作城市工作会议解读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1-07 10:01:00

  

  关键词

  有效投资

 

  会议精神:继续把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全力以赴促进有效投资。围绕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策划一批项目。扎实推进150个市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政府投资引导方式,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

 

  做好四个融合 提高有效投资

  解读嘉宾:市统计局副调研员 吴越胜

  吴越胜认为,有效投资就是投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咸宁有效投资要做好四个融合。

  要融合到国家、全省的发展战略中,加快与重大战略对接,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要融合到咸宁绿色崛起战略中,充分保护好、开发好幕阜山、药姑山两山是咸宁绿色崛起的有力保障。围绕绿色这个文章,利用互联网+,做好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的开发,把咸宁“绿”字号推向全国、全世界;要融合到创新驱动战略中。不但要在制度、服务上创新,还要在技术上创新,积极利用好供给侧机制与市场机制,提高有效投资率;要融合到民生中,当前的养老业、居民服务业、医疗卫生业、文化产业和城市功能配套等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PPP合作方式,优化、健全民生保障,促进民生经济发展。

  (记者 王凡) 

  

  关键词

  中三角枢纽

 

  会议精神:以咸岳九“小三角”建设为支点,全力打造“中三角”重要枢纽。推动区域交通互联,深化区域市场互动,深化区域合作互惠。

 

  构建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体系

  解读嘉宾: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李城外 

  

  “打造‘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是‘十三五’咸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城外说,咸宁打造“中三角”枢纽城市,就是要在位居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区组成的城市集群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

  李城外建议:第一步是建设成为交通枢纽、物流枢纽,成为连接几大城市群的重要桥梁纽带,让物流和各种经济流能够在这里顺畅通过;第二步是建设成为经济枢纽,成为几大城市群之间相互融合的重要经济接点,使这里成为经济发展的洼地和增长极。

  李城外认为,当前,咸宁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构建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打造区域物流中心,把咸宁建设成为“中三角”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同时,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互惠,推进通城——修水、赤壁——临湘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选择等方面加强合作。

  (记者 徐世聪)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会议精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需求结构变化中谋划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农业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做优一产 做强二产 做大三产

  解读嘉宾:湖北科技学院教授 胡俊超

  梳理分析我市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咸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发展上,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支柱产业选择,升级并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现代产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抢占绿色低碳先机。农业上依托资源优势在绿色资源和产业化、品牌整合上做文章,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四化”提速,并结合旅游业发展创新新型业态,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服务业以旅游业为主体,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 

  (记者 黄柱) 

  

  关键词

  武咸同城

 

  会议精神:抢抓新一轮武汉城市圈和“一主两副多极”机遇,融入武汉、发展咸宁,率先与武汉同城化。

 

  同城化是双赢选择

  解读嘉宾: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商文斌

  武汉咸宁两市虽然在诸多方面不对称,但两市因资源禀赋一脉相承、空间毗邻、交通便利、文脉相通、经济联系紧密等因素具有同城化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市地域上逐步连接,产业上逐步靠拢,经济上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到了需要统筹两市经济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突破的时候了。

  同时,对于武汉咸宁两市来说,“同城化”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武汉借助同城化可以开拓城市发展空间,利用咸宁的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等优势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增强自己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而咸宁作为一个新兴的欠发达城市,正面临转型的困境,武咸同城化使咸宁得以借助武汉的产业、人才、科技、金融等基础优势发展接续产业、扩大就业空间、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记者 朱哲) 

  

  关键词

  重点领域改革

 

  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活经济发展活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进一步拓展开放广度深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要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啃下重点领域改革“硬骨头

  解读嘉宾:市委党校副校长 卢曰才

  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需要继承和壮大已有的改革成果。卢曰才认为,近年来咸宁的改革可圈可点。这些成功的改革举措是咸宁过去改革的成果,也是今后改革的起点。

  卢曰才表示,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需要下大决心,啃硬骨头。不管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还是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改革,不管是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建立,还是农村综合产权的确权和交易试点,这些需要重点推进的改革比起过去的任何改革都更具基础性,更具根本性,更触及人的根本利益和重大利益,因而阻力更大,难度更大。但是这样的改革一旦取得成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面效应也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咸宁今天的改革一定会为我们赢得一个更好的明天。 (记者 朱哲)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会议精神:实施精准脱贫“五个一批”计划,确保全年实现61个贫困村、11万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扶贫要“对症下药”

  解读嘉宾: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博士、研究员 涂修亮

  “目前,精准扶贫已经从精准识别阶段转向产业扶贫和精准施策的阶段。”涂修亮表示,推进精准扶贫,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市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

  如何推进精准扶贫,涂修亮认为,要深入实际的群众工作,引导对象自觉参与脱贫工作;在产业扶贫方面,要做到“一村一策”,甚至是“一组一策”、“一湾一策”,因户施策,产业的选择上要长短结合,既要见效快,又要可持续;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增强项目的“造血”功能,扶贫对象无法独立开展产业,可引进一些能人及企业为其做支撑,并通过合作社等形式来支撑项目做扶贫,两者有机结合;加强职业培训,打造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个别对象可“私人订制”,通过特殊方式脱贫。

  (记者 吴晓莹) 

  

  

  关键词

  农业人口市民化

 

  会议精神: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将解决城市农村人口生计问题放在首位

  解读嘉宾: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学院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  汪耀武

  

  “当前,影响农村人口迁移主要有四大因素,即:产业支撑不足、传统观念作祟、迁移成本过高以及制度设计的偏差。”汪耀武说,全会提出的发展战略给农村人口迁移提出解决办法,给农村人口市民化找到了出路。

  汪耀武认为,要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步伐,就要通过相关制度照顾到这部分人的利益。适当引导农业人口先向县级城镇靠拢,聚拢小城镇,繁荣大城镇。

  他说,稳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已然成为趋势。首当其冲仍是解决城市农村人口的生计问题。要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生产方式转变倒逼生活方式转变;要深化土地、户籍、住房、教育培训等制度改革;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制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加快公共实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成灾能力和运行效率。

  (记者 闻期骏)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会议精神:在市城区开展“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过百亿元、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达到100公里。

 

  生态化设计理念引领“海绵城市”建设

  解读嘉宾:湖北科技学院环境设计研究方向教授 彭劲

  “咸宁市域内水系发达,加之水文气象等因素影响,承担着重要的防洪任务,特别是随着城市不断扩大,防洪防涝设施相对滞后。”彭劲说。

  他说,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排水并加以利用。

  彭劲认为,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建成水库、堤防及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与洪水监测、预警预防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洪标准。其次,要构建道路透水铺装,形成海绵体,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山地、河湖、湿地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优先利用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同时,融入“生态化”设计理念,将大流量的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实现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 (记者 程慧) 

  (以上解读嘉宾均为咸宁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安区推进“放心餐饮”工程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篇: 创新绿色 咸宁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公报关键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