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通山兴产业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到边到角不落一人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7-30 21:41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王奇志报道:26日,通山县慈口乡大竹村黄岩基地内,油茶、楠竹等苗木绿意盎然,衣着简朴的贫困户余圣才正俯身打理枝条。

  余圣才是该村精准识别贫困户。由于妻子身患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年近40岁的儿子至今未婚,一家人缺少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举步维艰。

  “自从来到基地做事后,我们跟着大户一起种植苗木,既绿了山头,又富了口袋,每年仅工钱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余圣才开心地说。

  为打破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枷锁,拓宽百姓增收渠道,去年至今,该村因地制宜,发展1000余亩苗木基地,先后带动1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该县聚力绿色民生发展,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建立健全农业灾害预警与保险机制,推进低丘岗地改造、产业奖补等政策项目与精准扶贫对接,让产业扶贫到边到角、不落一人,不断增强脱贫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户劳动致富。

  该县整合资金1亿元,继续实行奖补政策,大力推广政策驱动、龙头带动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全面实施基础扶贫、兜底扶贫等10大扶贫工程,认真落实产业奖补、产业基金等10项扶贫政策,引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山上生金、水里流金、家中藏金”。

  该县采取“政府+金融+社会”的形式,突出社会资本在产业扶贫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放大作用,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

  统计显示,上半年,该县新发展绿化苗木3万亩、油茶2万亩、楠竹1万亩、水果5千亩,新开挖小龙虾养殖基地1万亩,共带动贫困户5065户、16350人参与特色产业开发。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公园式陵园--走在环保与绿色前沿的咸宁安福陵园
下一篇: 咸安区查找重点贫困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确保脱贫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